心动过速的症状
心动过速指成人静息心率超100次/分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常见症状有包括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呼吸困难以及黑矇、晕厥。不同特殊人群在出现心动过速时情况各异,老年人耐受性差易出现严重症状和并发症,儿童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孕妇因身体负担加重易出现,运动员在过度训练等情况下可能出现,患有基础疾病者会加重原有病情,各人群出现症状时都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心动过速概述
心动过速指心率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成人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心动过速多由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病理性心动过速则与疾病相关。
二、常见症状
1.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可能有心跳过快、过强、不规则或心跳暂停感。这是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症状,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心动过速发作时都可能出现。年轻人可能在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后出现生理性心悸,而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相对较弱,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心悸更为常见。
2.胸闷:胸部有憋闷、压迫感,就像有重物压在胸口。这是因为心动过速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胸闷症状。对于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胸闷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和严重。
3.头晕:脑部供血不足可引起头晕症状,患者可能感到头部昏沉、眩晕,甚至站立不稳。尤其是在突然站立或改变体位时,头晕可能会加重。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血压调节能力减弱,心动过速时更容易出现头晕症状。
4.乏力:全身感到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心动过速会使心脏做功增加,身体为了满足心脏的能量需求,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导致其他器官和组织的能量供应相对减少,从而引起乏力症状。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体质较弱的人群,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
5.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费力,严重时可能出现喘息。这是由于心动过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影响气体交换,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心肺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可能会更为严重。
6.黑矇、晕厥:严重的心动过速可导致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引起黑矇(眼前发黑)甚至晕厥。这是一种较为危险的症状,需要立即就医。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黑矇和晕厥症状。
三、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心动过速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如果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心脏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2.儿童:儿童心动过速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有关。如果儿童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用药需要谨慎,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要注意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心脏负担也会相应增加,容易出现心动过速。孕妇出现心动过速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妊娠合并心脏病等疾病。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保持心情舒畅。
4.运动员:运动员由于长期高强度训练,心脏功能相对较强,但在过度训练、疲劳或疾病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心动过速。运动员出现心动过速症状时,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适当休息,并进行心脏检查。在恢复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
5.患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心动过速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这些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如果出现心动过速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