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用什么药
高血压常用治疗药物、特殊人群用药注意、用药原则及建议,常用治疗药物有噻嗪类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及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等)患者用药各有注意事项;用药原则包括个体化用药、联合用药、长期规律用药,同时强调无论用药情况如何都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一、常用治疗药物
1.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噻嗪类使用最为普遍,可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降压。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等有较好疗效。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
2.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中枢和周围RAAS,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和慢性心力衰竭者。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3.钙通道阻滞剂(CCB):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前者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为代表,主要作用为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后者以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为代表,有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的作用。CCB降压起效迅速,降压疗效和幅度相对较强,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等患者。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ACE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发挥降压作用。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滞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重构作用。适应证与ACEI类似,但不引起干咳。代表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
二、特殊人群用药注意
1.老年人:老年人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且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优先选择CCB、利尿剂等。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影响脑部供血。
2.儿童和青少年:儿童高血压多与肥胖、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非药物治疗如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应作为首选。如需药物治疗,ACEI、ARB和CCB通常耐受性较好,为常用药物。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
3.孕妇:妊娠期间高血压治疗既要有效控制血压,又要保证胎儿的安全。甲基多巴在妊娠高血压治疗中使用较为安全,CCB也可谨慎使用。ACEI和ARB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禁止使用。
4.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合并糖尿病:ACEI或ARB为首选药物,它们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还能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也可联合使用CCB。
合并心力衰竭:病情较轻者可选用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病情较重者可加用利尿剂。
合并冠心病:β受体阻滞剂、CCB和ACEI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常作为治疗的基础用药。
三、用药原则及建议
1.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2.联合用药:当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联合用药可增强降压效果,减少单一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有CCB+ACEI/ARB、ACEI/ARB+利尿剂等。
3.长期规律用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4.生活方式干预:无论使用何种药物治疗,都应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