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输尿管堵塞的症状
单侧输尿管堵塞的症状与治疗因阶段和人群而异。初期症状有患侧腰腹部绞痛、可放射且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部分有血尿,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进展期会出现腰部肿块、肾功能损害相关的尿量减少和水肿症状,合并感染会发热。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儿童症状不典型,治疗优先选非药物干预;老年人多有基础病,治疗要综合考量,且其反应不敏感易延误病情;孕妇因生理改变易堵塞,诊断治疗要避免影响胎儿;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者发病概率高且病情复杂,需个性化治疗并控制基础病。
一、初期症状
1.疼痛:单侧输尿管堵塞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疼痛,通常表现为患侧腰腹部突发的绞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呈间歇性发作。这是由于输尿管堵塞后,尿液排出受阻,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肾脏包膜受到牵拉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向下腹部、腹股沟或会阴部放射。不同年龄段对疼痛的表述和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按腹部;老年人可能对疼痛反应相对迟钝,疼痛症状不典型。
2.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这是因为输尿管堵塞时,输尿管黏膜受到损伤,导致出血。肉眼血尿表现为尿液呈洗肉水样或伴有血凝块;镜下血尿则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血尿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3.恶心、呕吐:输尿管堵塞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支配输尿管和胃肠道的神经在脊髓节段有重叠,疼痛信号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反射性反应。恶心、呕吐的程度与疼痛的剧烈程度相关。
二、进展期症状
1.腰部肿块:如果堵塞持续存在,肾盂内尿液不断积聚,可导致肾盂积水,使患侧腰部出现肿块。肿块质地较软,表面光滑,一般无明显压痛。在儿童和消瘦的患者中,肿块更容易被发现。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能会逐渐增大。
2.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长期单侧输尿管堵塞可导致患侧肾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尿量减少是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尿液生成减少;水肿通常先出现在眼睑、颜面部,逐渐蔓延至下肢及全身。老年人和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可能更快。
3.发热:当合并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这是因为输尿管堵塞后,尿液引流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发热还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症状可能更为严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出现单侧输尿管堵塞时,症状可能不典型,诊断相对困难。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如有无哭闹不安、腹部拒按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单侧输尿管堵塞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选择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同时,老年人对疼痛和其他症状的反应可能不敏感,容易延误病情,家属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变化,及时就医。
3.孕妇:孕妇由于生理结构的改变,输尿管容易受到增大子宫的压迫,增加了输尿管堵塞的风险。孕期出现单侧输尿管堵塞时,诊断和治疗需要特别谨慎,要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选择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方法。
4.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患者:本身有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先天性畸形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单侧输尿管堵塞的概率较高,且病情可能更为复杂。这些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防止病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