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支架手术后吃什么药
冠心病常用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和特殊人群用药提示,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地尔硫?等),不同药物有不同作用机制、适用情况及禁忌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女性、有胃肠道疾病史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需谨慎,要密切监测、调整剂量等。
一、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一般需长期服用。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如胃溃疡、胃炎的患者,可能需要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或更换剂型,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2.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它们是P2Y1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通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组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持续一定时间,可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加强监测。
二、他汀类药物
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还具有稳定斑块、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同年龄和性别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有所差异,老年人和女性可能更容易出现肌肉相关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三、β受体阻滞剂
常用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增加运动耐量,还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评估,因为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症状。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ARB类药物如缬沙坦、氯沙坦等。它们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室重构,保护心脏功能。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尤为适用。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ACEI和ARB类药物。
2.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五、其他药物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症状。适用于有发作性胸痛症状的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耐受性。
2.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地尔硫?等,可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缓解心绞痛。对于心率较快的患者可选择地尔硫?等负性心率作用的药物;对于心率较慢的患者可选择氨氯地平等不明显影响心率的药物。
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降低。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药物剂量可能需要适当调整,避免因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女性:女性在生理上与男性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月经周期、孕期和哺乳期。在孕期和哺乳期,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有胃肠道疾病史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和某些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更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胃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需要告知医生病史,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同时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肝脏和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会受到影响。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根据肝肾功能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