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危害有哪些
妊娠糖尿病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均有诸多危害,同时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对孕妇而言,会增加孕期并发症风险,如妊娠期高血压、感染性疾病,导致分娩困难与产后出血,且远期患2型糖尿病风险上升;对胎儿来说,会造成生长发育异常、畸形、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对新生儿,易引发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特殊人群中,高龄孕妇要密切监测血糖、定期产检,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需调整生活方式,有相关病史的高危孕妇备孕前应全面检查,孕期严格管理,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患该病时更要谨慎管理。
一、对孕妇自身的危害
1.孕期并发症风险增加:妊娠糖尿病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明显升高,比正常孕妇高出24倍。高血压会影响孕妇的心血管系统,严重时可导致孕妇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甚至引发子痫,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此外,孕妇患感染性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如泌尿系统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2.分娩困难与产后出血: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往往较大,容易出现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这会增加难产、产道损伤、剖宫产的几率。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远期糖尿病风险上升:患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日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研究表明,约有30%5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510年内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这可能与妊娠期间的代谢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有关。
二、对胎儿的危害
1.胎儿生长发育异常:高血糖环境会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分泌过多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出现巨大儿。另一方面,若孕妇血糖控制不佳且波动较大,也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传输,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出现小于胎龄儿。
2.胎儿畸形:妊娠早期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风险,主要包括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研究显示,妊娠糖尿病孕妇所生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风险比正常孕妇高23倍。
3.胎儿窘迫与胎死宫内: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良时,胎盘血管会发生病变,影响胎盘的血氧供应,导致胎儿窘迫。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胎死宫内,尤其是在妊娠晚期,这种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三、对新生儿的危害
1.新生儿低血糖:胎儿在母体内处于高血糖环境,出生后,母体血糖供应突然中断,而新生儿自身胰岛素分泌仍处于较高水平,就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可导致新生儿出现震颤、呼吸暂停、抽搐等症状,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高血糖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具有拮抗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及释放的作用,使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分泌减少,导致胎儿肺成熟延迟。因此,妊娠糖尿病孕妇所生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明显升高。
3.其他并发症:新生儿还可能出现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延长新生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孕妇(≥35岁)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孕期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更大。这类孕妇在孕期应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定期进行产检,严格控制饮食和体重增长。同时,心理上可能会更加焦虑,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2.生活方式: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偏好高糖高脂食物等,更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在孕期,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增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遵循低糖、高纤维、适量蛋白质和脂肪的原则,少食多餐。
3.病史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妊娠糖尿病史、肥胖等病史的孕妇,属于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备孕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身体状况。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监测和管理,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患妊娠糖尿病,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需更加谨慎地进行孕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