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不同阶段表现、特殊人群情况及应对建议。早期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加重和胃肠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典型症状有呼气烂苹果味、脱水与休克症状(皮肤干燥、血压下降等)、精神状态改变(精神萎靡、昏迷等);后期有严重酸中毒表现(深大呼吸)和肾功能损害表现(少尿或无尿)。特殊人群中,儿童进展快,家长要密切关注并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家属要加强照顾和体检;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应调整生活习惯;有特殊病史人群病情复杂,需个体化治疗并监测脏器功能。
一、早期表现
1.糖尿病症状加重:原本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会明显加剧。对于年龄较大且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对这些症状的感知不够敏感,容易忽视病情变化。而年轻患者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症状可能进展更快。多饮是因为血糖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多食是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能量缺乏所致;多尿则是血糖超过肾糖阈,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
2.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家长需格外留意其进食情况。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就较弱,出现这些症状后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脱水等问题加重。恶心、呕吐的发生与酮体刺激胃肠道及水电解质紊乱有关。
二、典型症状
1.呼气有烂苹果味:这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为典型的表现,是由于酮体中的丙酮通过呼吸道排出所致。无论年龄大小、性别及生活方式如何,只要发生酮症酸中毒,多数会出现此症状。但对于嗅觉不灵敏的老年人,可能不易察觉自身呼气的异常气味。
2.脱水与休克症状: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球下陷等脱水表现。严重脱水时可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儿童患者血容量相对较少,更容易发生休克。老年患者若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休克的发生风险更高,病情也更为凶险。脱水是由于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以及呕吐、腹泻等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3.精神状态改变:早期可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病情进展可出现烦躁不安、昏迷等。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哭闹不止、精神恍惚等表现,家长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更为明显,且容易与原有神经系统疾病混淆。精神状态改变与脑组织脱水、缺氧及酮体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关。
三、后期表现
1.严重酸中毒表现:患者可出现深大呼吸,即库斯莫尔呼吸。这是机体为了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调节酸碱平衡。年龄较大且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呼吸代偿能力可能较差,深大呼吸的表现可能不典型。
2.肾功能损害表现: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等肾功能损害症状。长期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病变,发生酮症酸中毒时肾脏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儿童患者肾脏发育尚未完善,也可能受到影响。少尿或无尿是由于严重脱水导致肾血流量减少,以及酸性代谢产物对肾脏的损伤。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展可能较快。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尿量、精神状态等变化,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家属要加强对老人的照顾,定期带老人进行体检,监测血糖。若老人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评估。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人的肝肾功能及药物耐受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较高。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酒。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改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
4.有特殊病史人群:合并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病情更为复杂,预后可能较差。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监测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