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高怎么引起的
眼压升高的因素主要有生理性、病理性和药物性三类。生理性因素包括用眼习惯不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易使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眼压升高,建议保持良好用眼习惯;体位变化,如从站立位变为卧位、孕妇长时间卧床,可致眼压升高,变换体位应缓慢;饮食因素,大量饮水、饮用咖啡或浓茶会使眼压升高,需适量饮水并控制饮品摄入。病理性因素有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与遗传有关,原发性闭角型与眼球解剖结构变异有关,不同年龄段发病特点有别,确诊需及时治疗;眼外伤会损伤眼内组织影响房水循环,年轻人易因剧烈运动或危险工作受伤,应立即就医;眼内炎症如葡萄膜炎、虹膜炎会阻塞房水排出,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会影响房水生成和排出及眼内血液循环,患者要控制相关指标并定期查眼。药物性因素包括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诱发激素性青光眼,使用时需监测眼压并及时调整;散瞳药物如阿托品会阻塞房水排出通道,儿童使用后需密切观察。
一、生理性因素
1.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阅读、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眼睛处于紧张状态,眼内房水循环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眼压升高。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长时间看书、写作业,且可能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中老年人如果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也会增加眼压升高的风险。建议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用眼一段时间休息片刻,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
2.体位变化:当人从站立位变为卧位时,头部的血液回流会发生改变,眼内的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使得眼压有所升高。孕妇在孕期由于身体不便,长时间卧床休息的时间可能增加,这就增加了眼压因体位变化而升高的可能性。对于这类人群,变换体位时可以尽量缓慢进行,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3.饮食因素:大量饮水会使血液稀释,渗透压降低,房水生成增多,从而导致眼压升高。喜欢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的人,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可能会兴奋交感神经,使瞳孔散大,影响房水的排出,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建议适量饮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同时控制咖啡和浓茶的摄入量。
二、病理性因素
1.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存在病变,导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眼压升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则多与眼球局部解剖结构变异有关,如眼轴较短、前房较浅等,当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处停留等诱发因素作用下,瞳孔散大,周边虹膜堵塞房角,房水排出受阻,眼压急剧升高。不同年龄段的青光眼发病特点有所不同,老年人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发人群,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旦确诊青光眼,需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
2.眼外伤:眼球受到钝挫伤、穿通伤等外伤时,可能会损伤眼内的组织结构,如房角后退、睫状体分离等,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和排出,导致眼压升高。年轻人在进行一些剧烈运动或从事危险工作时,眼部更容易受到外伤。发生眼外伤后,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妥善处理。
3.眼内炎症:葡萄膜炎患者,炎症会导致房水成分改变,炎性细胞和渗出物可能阻塞房角,影响房水排出,引起眼压升高。虹膜炎也会使虹膜与晶状体粘连,阻碍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异常。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炎症,同时密切监测眼压。
4.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眼部微血管病变,影响房水的正常生成和排出,增加眼压升高的风险。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眼部血管的压力也会随之改变,可能影响眼内血液循环和房水的动态平衡,导致眼压升高。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三、药物性因素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长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能会诱发激素性青光眼。其机制可能是药物影响了小梁网细胞的功能,使房水流出阻力增加。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等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生眼压升高的风险较高。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眼压,一旦发现眼压异常,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2.散瞳药物:使用阿托品等散瞳药物后,瞳孔散大,虹膜根部堆积在房角,可能阻塞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儿童在进行散瞳验光时会使用散瞳药物,由于儿童的眼部结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散瞳药物后眼压升高的情况需要格外关注。使用散瞳药物后,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眼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