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的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心脏瓣膜病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早期常见,活动时因瓣膜病变致心脏泵血受限、肺部淤血加重,病情进展后轻活动或休息时也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中因迷走神经兴奋、平卧位回心血量增加致肺淤血加重,老年人易发生)、乏力(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致心输出量减少,全身供血不足,患者体力下降、易疲劳)、心悸(可能因瓣膜病变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引起)、胸痛(包括心绞痛样胸痛,如主动脉瓣狭窄致心肌缺血引发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闷痛等,还有不典型胸痛)、水肿(右心功能受累时出现下肢水肿,早期下午或傍晚踝部水肿、休息可减轻,病情加重可蔓延全身,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等)、晕厥(严重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心输出量突然减少致脑供血不足,年轻患者活动后晕厥、老年患者可能与心律失常或心输出量不足有关)。

一、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心脏瓣膜病早期常见的症状。当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时,心脏需要更大的输出量来满足身体需求,但由于瓣膜病变,心脏功能受限,无法有效地泵血,导致肺部淤血加重,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例如,患有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在进行行走、爬楼梯等轻度体力活动时,就可能出现气促的情况。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会在更轻的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出现。对于有基础心脏瓣膜病的人群,若在日常活动中较以往更容易感到气短,应警惕病情变化。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多在夜间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呼吸急促。这是因为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且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若本身有心脏瓣膜病病史,需特别留意夜间睡眠时的呼吸状况。

二、乏力

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会出现乏力的症状。无论是年轻患者还是老年患者,都会感到体力下降,容易疲劳。例如,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心脏向外周射血受阻,全身灌注不足,常常感觉四肢无力,活动耐力明显降低。对于患有心脏瓣膜病的人群,若发现自己近期乏力症状较前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心脏功能。

三、心悸

心脏瓣膜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从而引起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甚至有心脏漏跳感等。在中青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需考虑是否与瓣膜病变导致的心律失常相关;老年患者本身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合并心脏瓣膜病时更易出现心悸症状,应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类型。

四、胸痛

心绞痛样胸痛:当心脏瓣膜病导致心肌缺血时,可能出现类似心绞痛的胸痛。例如,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射血受阻,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可引发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闷痛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胸痛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患者胸痛可能相对更尖锐,老年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闷痛等不典型表现。有心脏瓣膜病病史且出现胸痛的患者,需警惕心肌缺血相关并发症。

其他类型胸痛: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如隐痛等,容易被忽视。对于有心脏瓣膜病的人群,无论胸痛表现是否典型,都应重视,因为可能提示病情有进展或出现了其他心脏相关问题。

五、水肿

下肢水肿:多见于右心功能受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早期多表现为下午或傍晚时下肢踝部水肿,休息后可减轻;病情加重时,水肿可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全身。老年患者由于下肢静脉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退化,合并心脏瓣膜病时水肿更容易出现且可能更严重。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应注意限制钠盐摄入,并及时就医评估心功能情况。

腹腔积液等其他部位水肿: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腹腔积液等,表现为腹部膨隆等。这是由于体循环淤血进一步加重,导致腹腔内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渗出到腹腔所致。对于此类情况,需要综合评估心脏瓣膜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缓解淤血状况。

六、晕厥

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可能导致晕厥。例如,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由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心输出量突然减少,脑供血不足,可发生晕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体力活动时或身体突然改变姿势时。在年轻患者中,若出现活动后晕厥,应高度怀疑心脏瓣膜病的可能;老年患者晕厥也可能与心脏瓣膜病相关的心律失常或心输出量不足有关,需要及时进行心脏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了解疾病
腹腔积液
正常人体腹腔内会有少量液体,有润滑肠道的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腹腔内液体容量会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脏问题会导致血氧低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脏问题一般会导致血氧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当心脏出现问题时,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肺部停留的时间减少,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可能直接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肺血流减少或肺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也会导致血氧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遗传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般指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具有遗传倾向。风心病是一种由风湿炎症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的病变,症状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乏力、心慌、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风心病发病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弱、长期居住在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由于风湿热是因为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所以一般选择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抑制链球菌感染。针对患者心衰现象,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如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也可以通过心脏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
如何治疗心脏瓣膜病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多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防过度劳累,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福辛普利钠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其胸闷、气促的表现。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严重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否严重,应根据原因进行判断。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心电图上的一种表现,通常指心电图中V5、V6导联的R波电压增高,超过一定标准。瘦长体型或心脏位置偏左的人群,可能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严重。但
心衰肺积水能活多久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肺积水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预估。 如果患者原本的心脏疾病非常严重,如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功能极差,那么其预后往往不佳,存活时间可能较短。而对于心脏疾病相对较轻,通过积极治疗能够较好控制病情进展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对于
血压正常会得脑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血压正常也可能会患上该病。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但是血糖和血脂等常规指标持续偏高,也容易导致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者闭塞,最终诱发脑梗死。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发生心源性栓塞,导致脑梗死。 当患者出现疑似脑梗死的症
脑梗是什么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是指脑梗死,脑梗死主要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几种原因引起。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后可导致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若脑动脉所以发生缺血、缺氧,则会引起脑组织软化、坏死,形成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患者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脑部小动脉玻璃样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可发展
引起脑梗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动脉闭塞等。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在长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闭塞,或是原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
脑梗死有哪些常见诱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高血压 患者血压长时间偏高于正常,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诱发脑梗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脑部动脉血管血流减慢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进而诱发脑梗死。 3、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做哪些检查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如果怀疑有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查体检查来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查体检查时,发现患者有震颤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常用检查方式是心脏超声,可以明确看到患者心脏形态、大小,以及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以进一步分析。除了以上检查,患者还可以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心脏瓣膜病如何治疗
贡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内科治疗。在瓣膜病发生时,要找到诱发瓣膜病的病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要应用抗生素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如瓣膜病引起心衰,这时需要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能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心衰症状。而当出现心律失常以后,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纠正异常心率。第二、外科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瓣膜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王振东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心脏内的四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主要是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这四个心腔所组成,四个心腔之间相互交通而产生了四个瓣膜,即由右心房到右心室的三尖瓣,由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肺动脉瓣,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二尖瓣和左心室到主动脉的主动脉瓣。四个瓣膜都保证了血液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块瓣膜发生异常,便会破坏单向移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之前,首先要通过心脏彩超全面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状态,如果是瓣膜狭窄要明确瓣膜狭窄的程度。如果是瓣膜返流或者脱垂,还要明确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准备。另外,还应该查明血型鉴定以及病毒筛查血液分析,这些都对手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会有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切口的感染;心律不齐,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的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多久复查一次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的方案。心脏瓣膜病是指类风湿因子的轻疾或者老年退行性病,造成瓣膜无法正常开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样可能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