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注意哪些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孕前情况合理计算,孕中晚期每天增加200300千卡,维持适宜体重增长;二是均衡膳食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热量的50%60%、15%20%、25%30%,多摄入新鲜蔬果和富含矿物质食物;三是合理安排餐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四是注意食物烹饪方式,优先选择清蒸等健康方式,控制调味料;五是针对年龄较大、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不良孕产史等特殊人群给出温馨提示,强调严格饮食控制、定期监测等注意事项。
一、控制总热量摄入
1.合理计算:根据孕妇孕前的体重、身高、孕期体重增长速度以及活动量来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一般而言,孕早期每天的热量摄入与孕前大致相同,孕中晚期每天增加200300千卡。例如,一位孕前体重正常、活动量适中的孕妇,孕中晚期每天的总热量摄入可控制在18002200千卡。
2.维持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宜在11.516千克;孕前体重超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711.5千克;孕前体重肥胖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以59千克为宜。通过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有助于维持适宜的体重增长,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二、均衡膳食营养
1.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优先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玉米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相对较慢,可避免血糖迅速升高。而精制谷物和添加糖的食品,如白面包、蛋糕、甜饮料等,应尽量少吃。
2.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保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蛋白质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自身的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孕中晚期,胎儿生长迅速,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
3.脂肪:占总热量的25%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人造黄油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4.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且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可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果可选择含糖量较低的品种,如苹果、橙子、草莓、蓝莓等,每天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同时,要注意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可通过食用牛奶、豆制品、瘦肉、海鲜等食物来满足需求。
三、合理安排餐次
1.少食多餐:将每天的食物分成56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可以在三餐之间适当加餐,如上午和下午各加一次水果、坚果或酸奶,晚上睡前喝一杯牛奶。
2.定时定量:每天的用餐时间和食量应相对固定,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例如,早餐在7:008:00之间,午餐在12:0013:00之间,晚餐在18:0019:00之间,加餐时间也应相对固定。
四、注意食物烹饪方式
1.选择健康方式:优先选择清蒸、煮、炖、凉拌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烧烤等方式。这些健康的烹饪方式可以减少食物中的油脂和热量摄入,同时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2.控制调味料:减少盐、糖和酱油的使用,避免食用过咸、过甜的食物。过多的盐摄入会增加孕妇的水肿风险,而过多的糖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较大的孕妇: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这类孕妇在饮食控制上应更加严格,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方案。同时,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应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2.肥胖孕妇: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孕妇在饮食上要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同时,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以帮助控制体重和血糖。
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较高。这类孕妇应更加注重饮食的合理性,定期进行血糖筛查,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采取饮食控制和治疗措施。
4.既往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既往有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在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上要特别谨慎。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以减少再次发生不良孕产结局的风险。在饮食调整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