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胃癌症状依阶段不同而有差异。早期症状不具特异性,像消化不良(腹胀、上腹部隐痛、嗳气、食欲不振等)、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偶发恶心呕吐;进展期症状加重,有上腹部疼痛加剧且规律改变、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部可摸到质地硬等特征的肿块、腹水等;晚期出现恶病质(极度消瘦、贫血等)及转移症状(转移至肺、骨、脑等部位出现相应症状)。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出现可疑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同特殊人群如孕期女性、儿童出现相关症状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早期症状
1.消化不良:部分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胀、上腹部隐痛、嗳气、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往往较为轻微且不具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比如,普通的胃炎也可能导致腹胀和食欲不振,因此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需进一步检查。一些生活不规律,长期暴饮暴食、熬夜的人群,出现此类症状时更应警惕。
2.体重减轻:在无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体重不明原因地逐渐减轻。早期体重减轻可能不太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体重下降会更为显著。这是因为肿瘤的生长消耗身体能量,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有胃癌家族病史的人群,一旦发现体重无故减轻,需及时排查。
3.恶心、呕吐:偶尔会出现恶心,程度轻重不一,有时进食后可能出现呕吐,但早期呕吐一般不剧烈。当肿瘤位于幽门附近时,呕吐可能更为频繁,吐出物多为宿食,且有酸臭味。对于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较弱,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不能简单归结为胃肠功能紊乱,需排查胃癌可能。
二、进展期症状
1.疼痛加剧:上腹部疼痛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较早期加重,可为持续性钝痛、胀痛或剧痛。疼痛部位多在剑突下或上腹部偏左,疼痛规律与进食关系逐渐不明显。例如,胃溃疡的疼痛多有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而胃癌疼痛规律常不典型。如果患者之前有胃溃疡病史,近期疼痛性质、规律发生改变,要高度怀疑癌变可能。
2.呕血、黑便:随着肿瘤的发展,表面黏膜破溃出血,可出现呕血和黑便症状。出血量较少时,可仅表现为黑便,大便呈柏油样,质软且富有光泽。若出血量较大,可出现呕血,血液颜色可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常混有食物残渣。出现此类症状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立即就医。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若出现呕血、黑便,在排除常见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原因后,要考虑胃癌可能。
3.吞咽困难:当胃癌发生于贲门附近时,可导致食管下段梗阻,引起吞咽困难。初期可能只是在进食固体食物时感觉有梗阻感,随着病情进展,进食半流质甚至流质食物也会出现困难。吞咽困难不仅影响营养摄入,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对于本身患有食管癌前病变如Barrett食管的人群,若出现吞咽困难,要警惕胃癌累及食管。
4.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摸到肿块,多位于上腹部偏右,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差。肿块的出现通常提示肿瘤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消瘦的人群由于腹壁较薄,相对更容易触摸到肿块。如果自己触摸到腹部有异常肿块,应尽快就医检查。
5.腹水:肿瘤细胞侵犯腹膜或转移至肝脏等部位,影响肝脏合成蛋白及淋巴回流等,可导致腹水形成。患者可出现腹部膨隆,有腹胀感,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行走。对于既往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若出现腹水且排除肝硬化等常见原因,要考虑胃癌转移导致腹水的可能。
三、晚期症状
1.恶病质:患者出现极度消瘦、贫血、乏力、全身衰竭等恶病质表现。这是由于肿瘤长期消耗身体营养,以及患者食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晚期胃癌患者身体抵抗力极低,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恶病质出现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转移症状:胃癌可发生多种转移,转移部位不同症状各异。若转移至肺部,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转移至骨骼,可引起骨痛,尤其是承重骨如脊柱、骨盆等部位疼痛明显,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转移至脑,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胃癌患者,更应警惕肺部转移可能。
温馨提示:对于年龄较大、有胃癌家族病史、长期吸烟饮酒、喜食腌制及高盐食物、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的人群,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癌。若出现上述任何可疑症状,不要自行判断或拖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女性在孕期若出现类似消化不良等症状,不要随意用药,需告知医生怀孕情况,由医生评估后决定进一步检查和处理方案。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误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