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是什么症状
HPV感染症状因感染类型、部位及个体差异而不同。低危型HPV感染,皮肤表现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黏膜表现以尖锐湿疣为主;高危型HPV感染,宫颈部位初期可能无症状,之后可能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排液等,其他部位黏膜感染如肛门癌、口咽癌也各有相应症状。特殊人群方面,孕妇感染风险可能增加,孕期发现感染应定期产检,谨慎选择分娩方式;儿童及青少年免疫系统未成熟,家长要教育其保持卫生,青少年应避免过早性行为,有症状及时就医;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展为持续感染,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筛查并提高自身免疫力。
一、HPV感染的症状因感染类型、感染部位以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具体分析:
1.低危型HPV感染:
皮肤表现:
寻常疣: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手部多见。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触之略硬,呈灰黄、污褐或正常肤色,数目不等,初起多为一个,以后可发展为数个到数十个。
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在颜面、手背及前臂等部位。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
跖疣: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外伤、摩擦、足部多汗等均为其诱因。初起为一细小发亮丘疹,后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而形成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去除表面角质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
黏膜表现:
尖锐湿疣:主要发生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阴茎部、会阴,同性恋者多见于肛门及直肠内;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蒂、阴道、宫颈、会阴及肛周。初起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渐增多增大,依疣体形态可分为无柄型(即丘疹样皮损)和有柄型,后者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及蕈样状;疣体常呈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表面易发生糜烂,有渗液、浸渍及破溃,尚可合并出血及感染。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可有异物感、灼痛、刺痒或性交不适。
2.高危型HPV感染:
宫颈部位感染:
无明显症状:多数女性在感染高危型HPV的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可能逐渐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阴道异常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妇科检查后少量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其他部位黏膜感染:
肛门癌:可出现肛门部不适、瘙痒,有时有便血,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里急后重等症状。
口咽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可有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等,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咽痛、吞咽困难、颈部肿块、声音嘶哑、痰中带血等症状。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
感染风险: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免疫系统相对抑制等因素,感染HPV的风险可能增加。同时,孕期感染HPV可能因疣体生长迅速,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
注意事项:孕期发现HPV感染,不要过度焦虑,应定期进行产检,密切观察疣体变化及宫颈病变情况。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治疗,如需处理疣体,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安全的方法。分娩方式的选择需根据疣体大小、部位及有无宫颈病变等综合决定,一般来说,疣体较大阻塞产道或可能导致大出血时,可能建议剖宫产。
2.儿童及青少年:
感染风险:儿童及青少年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HPV后可能更易出现相关病变。青少年如果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HPV感染风险。
注意事项: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健康,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对于青少年,应进行性健康教育,避免过早性行为,倡导正确使用安全套,降低HPV感染风险。一旦发现孩子有可疑的HPV相关症状,如生殖器或肛周出现异常增生物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免疫力低下人群:
感染风险:包括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感染HPV后更易发展为持续感染,进而导致严重病变,如宫颈癌、肛门癌等。
注意事项:此类人群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尽量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剂量或更换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进行HPV及相关病变的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