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会出现哪些症状
HPV感染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症状各有不同。低危型中,寻常疣由HPV1、2、4型等引起,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手指、手背等部位,为粗糙赘生物;扁平疣由HPV3、10型等引起,多见于青少年的颜面、手背等,是扁平隆起性丘疹;尖锐湿疣由HPV6、11型等引起,好发于性活跃中青年的外生殖器及肛周,初为淡红色小丘疹,后形态多样且易糜烂。高危型方面,宫颈癌前病变部分患者白带、接触性出血有异常;宫颈癌早期无症状,进展后有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肛门癌早期不明显,发展后有便血、疼痛、大便习惯改变等;口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进展后有咽痛、吞咽困难等。特殊人群中,孕妇感染HPV需观察疣体,孕期一般不特殊治疗;儿童感染少见,若有可疑疣体应及时就医且治疗需谨慎;老年人免疫力低,感染后清除能力弱,发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并综合考虑基础疾病。
一、低危型HPV感染症状
1.寻常疣:多由HPV-1、2、4型等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部位。初起为一个针尖至绿豆大的疣状赘生物,表面粗糙,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境界清楚,触之坚硬,以后体积逐渐增大,数目增多,可呈乳头瘤样增生。
2.扁平疣:主要由HPV-3、10型等引起,好发于青少年,常对称分布于颜面、手背、前臂等部位。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淡褐色或淡红色,数目较多,散在或密集分布,可因搔抓而自体接种,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
3.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11型等引起,多见于性活跃的中青年男女。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阴茎部、会阴,同性恋者多见于肛门及直肠内;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蒂、阴道、宫颈、会阴及肛周。初起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渐增多增大,依疣体形态可分为无柄型(即丘疹样皮损)和有柄型,后者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及蕈样状;疣体常呈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表面易发生糜烂,有渗液、浸渍及破溃,尚可合并出血及感染。
二、高危型HPV感染症状
1.宫颈癌前病变: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增多,白带可呈白色、黄色或血性,质地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也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妇科检查后阴道点滴状出血或白带带血丝。
2.宫颈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及便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晚期患者病灶较大时表现为大量出血,若侵蚀大血管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还会出现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当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3.肛门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肛门瘙痒、不适或有小肿块,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便血,血液多为鲜红色,量多少不等;肛门疼痛,尤其是排便时疼痛加剧;还可能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便不尽感等,以及肛门肿物脱出,肿物可呈菜花状、结节状等。
4.口咽癌: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咽痛,多为单侧,可放射至耳部;吞咽困难,开始为吞咽粗硬食物时有不适感,逐渐发展至吞咽软食甚至流质饮食也困难;还可出现颈部肿块,常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逐渐增大。声音嘶哑,当肿瘤累及喉返神经时可出现。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孕期感染HPV可能会因孕期免疫力变化而使病毒复制活跃。一方面,要密切观察疣体变化,若为尖锐湿疣,因孕期疣体生长可能较快,可能影响分娩方式,若疣体较大阻塞产道,可能需剖宫产,以避免经阴道分娩时新生儿感染HPV导致呼吸道乳头状瘤等疾病。另一方面,孕期一般不进行针对HPV感染的特殊治疗,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产后部分HPV感染可能会自行转阴,需产后定期复查。
2.儿童:儿童感染HPV相对少见,多通过间接接触如共用毛巾、浴盆等感染。若儿童出现可疑疣体,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因儿童皮肤娇嫩,且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治疗方式需谨慎选择,优先考虑对儿童伤害较小的方法,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或治疗手段,以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3.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HPV后清除病毒能力较弱。若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避免治疗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当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HPV感染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