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血压范围多少正常
不同人群的正常血压范围、特殊人群血压情况及注意事项、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和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儿童、青少年、老年人血压范围各有不同;孕妇、慢性病患者、运动员等特殊人群血压情况有差异且需特别关注;生活方式、遗传、睡眠、药物等因素会影响血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关注家族病史、保证睡眠、合理用药等应对;测量血压时要注意测量前的准备、测量时的姿势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异常时及时就医。
一、正常血压范围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较为稳定,收缩压的正常范围是90~139mmHg,舒张压的正常范围是60~89mmHg。血压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通常清晨时血压最低,之后逐渐升高,到午后或傍晚达到最高。
二、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正常范围
1.儿童:儿童的血压正常范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新生儿收缩压为60~70mmHg,舒张压为30~40mmHg;1岁以内婴儿收缩压为70~90mmHg,舒张压为40~50mmHg;1~6岁儿童收缩压约为85~105mmHg,舒张压约为55~65mmHg;7~12岁儿童收缩压约为90~110mmHg,舒张压约为60~75mmHg。儿童血压测量时需要使用适合儿童的袖带,测量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儿童配合度较低,可能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青少年:青少年的血压逐渐接近成年人水平,但仍有一定差异。13~17岁青少年收缩压正常范围一般在95~125mmHg,舒张压在60~80mmHg。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压可能会受到运动、学习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3.成年人:18岁及以上成年人正常收缩压范围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逐渐下降,血压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仍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4.老年人:一般认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收缩压正常范围为90~14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老年人血压波动较大,且更容易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正常或偏低的情况。
三、特殊人群的血压情况及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在孕期血压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孕妇正常血压范围与非孕期相似,但在孕早期和中期,血压可能会稍有下降,到孕晚期又会逐渐升高。孕妇血压如果持续高于140/90mmHg,可能会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这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致孕妇子痫、胎儿生长受限等。孕妇应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2.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更为严格。一般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这类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压,遵医嘱按时服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运动员:运动员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心脏功能较强,血管弹性好,血压可能会比普通人稍低。一般收缩压在80~120mmHg,舒张压在50~70mmHg也可能属于正常情况。但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血压会出现较大波动,训练后应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疲劳。
四、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1.生活方式: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应适量饮酒。吸烟会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弹性,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应戒烟。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冥想、旅游等。缺乏运动可导致体重增加、血管弹性下降,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这类人群应更加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3.其他因素:睡眠不足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导致血压升高。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某些药物如避孕药、类固醇等也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果正在服用这些药物,应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五、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喝咖啡等,排空膀胱。
2.测量时:应采取坐位或卧位,使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袖带应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测量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手臂。
3.测量次数:一般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测量血压,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如果血压波动较大或出现异常,应增加测量次数,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