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引起的皮肤病变包括哪些
糖尿病引发的多种皮肤病变,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皮肤瘙痒症、大疱病、硬化性水肿、脂性渐进性坏死、胫前色素斑等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特点;同时针对老年人、儿童、女性、生活方式不良者、有其他病史者等特殊人群,给出了皮肤护理、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性皮肤感染
1.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高,皮肤组织含糖量也高,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常见的有疖、痈等,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背部等毛囊丰富部位;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病情相对较重,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另外,蜂窝织炎也较为常见,可发生在下肢等部位,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边界不清。
2.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真菌感染类型,可引起外阴阴道炎、龟头炎等。女性患者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男性龟头炎则可见龟头红斑、丘疹,表面光滑,边缘轻度脱屑,并有卫星状分布的丘疱疹和小脓疱。此外,皮肤癣菌感染如足癣、体癣等也不少见,足癣可出现水疱、脱屑、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糜烂、渗液。
3.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病。表现为沿神经走行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二、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
1.全身性瘙痒:患者可出现全身皮肤瘙痒,无原发性皮疹,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可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发作,夜间往往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其原因可能与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皮肤干燥、代谢产物堆积等因素有关。
2.局限性瘙痒:常见于外阴、肛周等部位。女性外阴瘙痒多与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及局部皮肤长期受尿液、分泌物刺激有关;肛周瘙痒则可能与局部多汗、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
三、糖尿病性皮肤大疱病
1.临床表现:通常突然发生,多发生在四肢末端,如手指、足趾、手背、足背等部位。水疱大小不一,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疱壁薄,疱液清亮,周围无红晕。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微疼痛或瘙痒。
2.发病机制: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导致皮肤营养障碍,以及皮肤局部代谢异常有关。水疱一般在数周内可自行吸收,但容易复发。
四、糖尿病性硬化性水肿
1.症状特点:多见于上背部、颈部、肩部等部位。皮肤呈弥漫性非凹陷性肿胀、硬化,边界不清,表面光滑,呈淡红色或正常肤色。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紧绷、活动受限。
2.相关因素:其发生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导致的皮肤结缔组织中黏多糖沉积有关。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五、糖尿病性脂性渐进性坏死
1.外观表现:好发于小腿伸侧,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初起为圆形或椭圆形暗红色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境界清楚的斑块,中央凹陷,呈淡黄色,表面光滑,有光泽,边缘呈紫红色。部分患者斑块上可出现溃疡,溃疡较深,愈合缓慢。
2.发病情况:多见于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导致的皮肤缺血、缺氧,以及免疫反应异常有关。
六、糖尿病性胫前色素斑
1.特征表现:常见于小腿前侧,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暗红色斑疹,直径约0.52厘米,逐渐变为褐色,表面有轻度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多个皮损,呈散在分布。
2.形成原因: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皮肤局部缺血、缺氧,以及红细胞外渗、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本身就较为干燥、脆弱,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可能更为严重。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清洁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同时,由于老年人感觉相对迟钝,对皮肤损伤的感知可能不敏感,家属应加强对其皮肤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儿童: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病变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孩子皮肤的卫生,避免孩子搔抓皮肤,防止感染。在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特点,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皮肤瘙痒,可先采用非药物方法,如冷敷等缓解症状。
3.女性: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外阴部的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清洗外阴。经期要选择质量合格的卫生用品,及时更换。
4.生活方式不良者: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会影响皮肤病变的恢复。患者应戒烟限酒,适当增加运动量,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水平。运动时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受伤。对于肥胖的患者,要积极控制体重,减轻皮肤负担。
5.有其他病史者: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皮肤病变时要综合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例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避免使用。患者应定期复诊,告知医生自己的全部病史,以便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