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怎么处理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治疗分为院前处理、院内处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三部分。院前需紧急呼叫急救人员,让患者就地平卧休息、吸氧、含服硝酸甘油,监测生命体征并在心跳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院内处理包括一般治疗(监护、休息、吸氧)、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抗凝、硝酸酯类等药物)、再灌注治疗(溶栓、PCI、CABG)及并发症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评估手术风险,女性需关注症状不典型及激素水平影响,特殊生活方式人群要改善生活习惯,有其他病史人群(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要针对性控制病情并调整用药。
一、院前处理
1.紧急呼叫:立即呼叫急救人员,说明患者症状和所在位置。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起病急骤,症状严重,及时启动专业急救系统至关重要。
2.现场急救:让患者就地平卧休息,避免活动增加心脏负担。有条件时可给予吸氧,增加血氧含量,缓解心肌缺氧状态。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缓解胸痛症状。
3.监测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人员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若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患者争取生存机会。
二、院内处理
1.一般治疗
监护:患者入院后需住进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持续的心电、血压、呼吸等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休息: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防止因用力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吸氧:持续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缺氧状况。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流量。
2.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大。
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起到抗凝作用,减少血栓形成。
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症状。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常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但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慎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适用于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
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常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3.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对于不能及时进行介入治疗且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可考虑溶栓治疗。常用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挽救濒死心肌,但有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在发病12小时内,尤其是发病3小时内进行PCI可显著降低死亡率。通过导管将支架置入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于不适合PCI或溶栓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患者,可考虑CABG。通过手术将自体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部位,绕过病变血管,恢复心肌供血。
4.并发症处理
心律失常: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可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药物治疗;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能需要安装临时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心力衰竭:给予利尿剂减轻心脏前负荷,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后负荷,必要时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严格控制液体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心源性休克:采取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同时,可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改善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对药物耐受性差,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在选择再灌注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2.女性:女性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更加仔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全面检查。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可能存在雌激素缺乏等因素影响病情,治疗时需关注激素水平变化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在治疗过程中,应劝导患者戒烟限酒,制定合理的运动康复计划。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4.有其他病史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心肌梗死预后,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糖,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高血压患者需继续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加重心脏负担。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需谨慎,选择对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并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