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心肌梗死

来源:民福康

心肌梗死的治疗目标是恢复心肌血液灌注、挽救濒死心肌、保护心脏功能、处理并发症和防止猝死。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绝对卧床、监测、吸氧等)、药物治疗(解除疼痛、抗血小板、抗凝等多类药物)、再灌注治疗(溶栓、PCI、CABG)和并发症治疗(针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合并其他疾病者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生活方式需调整,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理调节和定期复查。

一、治疗目标

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同时需进行持续的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给药途径畅通。有呼吸困难和发绀者应给予吸氧,可改善心肌氧供,减轻缺血和疼痛。

2.药物治疗

解除疼痛:常用药物有吗啡、哌替啶等,可有效缓解疼痛和焦虑。

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

抗凝治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可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减少血栓形成。

再灌注心肌治疗相关药物: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血栓,使堵塞的血管再通。

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有助于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失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

3.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12小时以内、不能及时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但有出血性疾病、近期有大手术或创伤史、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等情况的患者不宜使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直接PCI、补救性PCI和择期PCI。直接PCI是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目前治疗STEMI的首选方法;补救性PCI是指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ST段抬高无显著回落,临床提示未再通者,应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若显示TIMI血流0-Ⅱ级,应立即行补救性PCI;择期PCI是指在急性期过后,对梗死相关动脉或其他血管存在的严重狭窄病变进行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于病情严重、复杂,不适合PCI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ABG。

4.并发症治疗

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可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药物治疗;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使用临时起搏器治疗。

心力衰竭:可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等治疗。

心源性休克: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脏移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年轻人不同,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2.儿童:儿童心肌梗死极为罕见,但如果发生,治疗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时需更加谨慎,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减少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和焦虑。

3.孕妇:孕妇发生心肌梗死时,治疗既要考虑挽救孕妇的生命,又要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药物治疗需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在孕期使用相对安全,但某些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需谨慎使用。必要时可在多学科团队(包括心内科医生、妇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等)的协作下进行手术治疗。

4.合并其他疾病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心肌梗死的预后,应积极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需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合理饮食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摄入。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

2.运动:在病情稳定后,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3.心理调节: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病情的恢复。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心理辅导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4.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即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范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分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ST段抬高型心电图表现为胸前V1~V4、V2~V5、或V1~V6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超过正常值范围;T波直立高耸、或呈“双峰”样改变、或倒置,伴或不伴随Q波的形成。非ST段抬高型表现为,梗死相关部位的ST段水平型压低大于0.20毫伏,伴
侧壁心肌梗死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侧壁心肌梗死不能治好,但是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痊愈的状态。心肌梗死是一种慢性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血管的堵塞,造成心肌的缺血坏死,它是无法治愈的,但是可以达到临床缓解的状态。侧壁心肌梗死的病人,要注意调整饮食,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饮食,防止摄入含油脂高的食物,防止吃辛辣
什么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导致的急性心肌细胞坏死,多由于心外膜的血管闭塞导致的。多见的临床表现有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可放射到左上臂和左肩胛部,伴随大汗,舌下含化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一般不缓解,疼痛时间超过20分钟。行心电图检查会发现多导联ST段抬高。查心肌酶学会发现肌钙
侧壁心肌梗死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侧壁心肌梗死,若是急性心梗的情况,则建议尽快联系最近的医院选择住院治疗,正常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溶栓或者介入治疗,但正常是在发病的早期,如6小时以内,溶栓和介入治疗效果相当,超出6小时以后,如果在24小时以内,医院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话,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支架植入。如果发病超过了24小时,建
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的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会表现出相应导联的ST段抬高。这种抬高大多是弓背向上抬高。对应的导联可以定位梗死的位置。比如说2,3,AVF导联表现出ST段抬高,提示下壁心肌梗死。v1到v4导联ST段抬高,提示前壁心肌梗死。当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期过去心电图的ST段会回落至等电位线,但是会相应的表现出
什么是高侧壁心肌梗死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梗死可根据心电图部位的不同,分为下壁、高侧壁、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和右心室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了病变的血管。高侧壁心肌梗死是指心电图中,I导联和AVL导联ST段的抬高,或压低大于0.20毫伏,伴随持续性心前区胸痛,休息或口服硝酸酯类药物不缓解,心肌坏死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1.超急性期,I、AVL、V1-V6导联T波高尖,ST段呈上斜性抬高。2.急性期,演变成ST段弓背向上抬高,然后演变成T波倒置。3.亚急性期,表现出病理性Q波,Q波深度大于1/4R波,宽度大于0.04秒。ST段回落至基线。4.陈旧期,部分病人表现出V1-V6导联呈QS型。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一、超急性期:v1到v6导联T波高耸呈帐篷状改变、ST段呈上斜型或斜直型抬高、u波倒置。二、急性期:v1到v6导联表现出异常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可呈弓背向上型、单向曲线型、墓碑型、巨R型)、冠状T波。三、亚急性期:v1到v6导联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异常Q波或R波振幅降低、
心肌梗死最常见的部位是哪里?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梗死最多见的部位是心脏的前壁,因为心肌梗死最容易表现出的血管病变是前降支。心脏的冠状动脉是非常重要的血管,负责给心脏供血、供氧来维持心脏的泵血工作。冠状动脉分为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其中前降支最容易表现出病变,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前降支供血范围主要就是在心脏的前壁,一旦前降支表现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及护理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在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病人中,首先进入冠心病的监护病房。密切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神志、出血量、末梢循环情况3-5天,有条件时可作血流动力学检查。急腹症病人应卧床12小时,保持环境安静,禁止探视,进食、刷牙和排尿时,务必有人帮忙。如无并发症,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第3天即可下床活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
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石宇杰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很多,首先是要有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然后是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患者还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有不良情绪。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除了有饮食和心情,患者还应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另外,还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发生便秘。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石宇杰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1、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2、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一些危险因素进行控制;3、服用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常用的他汀类药物;4、提高对心肌梗死的认识,及时发现及时就医。如何预防心肌梗死?我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最重要的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就包括了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另外,要
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是什么
石宇杰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石宇杰: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是胸痛,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出现持续、剧烈、难以缓解的胸痛,患者伴有大汗、濒死感。也有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除此之外,心肌梗死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心功能衰竭症状,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胸闷、喘憋、心律失常、心悸、晕厥、猝死。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显像下有哪些表现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的患者主要是在心肌灌注显像中,可以看到有可逆性的灌注减低。在运动状态下存在明显的灌注减低,而在静息状态下心肌灌注就会明显好转。而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在静息状态下就存在明显的心肌灌注缺损,而在运动状态下一样存在心肌灌注缺损区,为不可逆性的。
如何区分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在心肌灌注显像下,如果是典型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往往在静息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灌注缺损区。只有在负荷后,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灌注缺损区,属于可逆性的灌注减低。而心肌梗死的患者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以及运动心肌灌注显像,都存在固定性的灌注缺损,为不可逆性的灌注缺损。
心肌梗死可以预防吗?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梗死当然是可以预防的,心肌梗死的预防要通过积极的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平时规范地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药物方面,可以起到预防心肌梗死作用的,主要包括他汀类的调脂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的调脂药物可以稳定斑块、避免斑块的不稳定;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防止在斑块周围形成血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