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的原因
小儿易患尿路感染,原因包括生理特点(输尿管和尿道解剖特点、膀胱输尿管反流、尿液成分及酸碱度)、卫生习惯(尿布更换不及时、会阴部清洁不当、不注意公共卫生)、机体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营养不良、其他疾病影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尿道瓣膜、多囊肾)及其他因素(留置导尿管、便秘、憋尿);家长应关注小儿表现,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对高危小儿定期检查,同时培养小儿良好卫生习惯和增强体质以预防。
一、小儿生理特点因素
1.泌尿系统解剖特点:小儿输尿管相对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造成尿潴留而易于感染。婴儿尿道短,尤其是女婴,尿道长度仅1-2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这使得女婴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相对男婴更高。
2.膀胱输尿管反流:正常情况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具有活瓣作用,能防止尿液自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小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瓣膜功能发育不完善,当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时,膀胱内的含菌尿液可反流至肾盂,引起上尿路感染。随着年龄增长,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发育逐渐成熟,反流可能会自行缓解,但在小儿时期,反流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3.尿液成分及酸碱度:小儿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同时,小儿尿液的酸碱度相对不稳定,偏酸性的尿液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风险。
二、卫生习惯因素
1.尿布更换不及时:婴儿使用尿布时,如果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会阴部,容易滋生细菌,细菌可经尿道逆行感染引起尿路感染。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或婴儿腹泻时,尿液和粪便对会阴部的刺激更为明显,感染的风险更高。
2.会阴部清洁不当:部分家长在给小儿清洁会阴部时方法不正确,如从后向前擦拭女婴的会阴部,容易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到尿道,增加感染的机会。此外,过度清洁会破坏会阴部的正常菌群平衡,也可能导致细菌感染。
3.不注意公共卫生:小儿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马桶、游泳池等设施时,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细菌,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例如,公共马桶的坐圈上可能残留有细菌,小儿直接坐在上面时,细菌可能会污染会阴部,进而引发感染。
三、机体免疫功能因素
1.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对细菌的抵抗力较低。例如,小儿的白细胞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不如成人,当细菌入侵泌尿系统时,机体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细菌,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2.营养不良:小儿如果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摄入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例如,缺铁会导致淋巴细胞功能受损,缺锌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使小儿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3.其他疾病影响:某些疾病会影响小儿的免疫功能,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如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慢性疾病,会导致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尿路感染。此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也会抑制小儿的免疫功能,使感染的几率增加。
四、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因素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由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扭曲,导致尿液排出不畅,肾盂内压力升高,容易引起肾积水和尿路感染。患儿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热、腹痛、血尿等症状,严重影响肾脏功能。
2.尿道瓣膜:尿道瓣膜是男性小儿先天性下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瓣膜会阻碍尿液的正常排出,导致膀胱内尿液潴留,细菌容易滋生繁殖,引起尿路感染。患儿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尿频等症状。
3.多囊肾: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肾脏内会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这些囊肿会压迫正常的肾组织,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同时,囊肿内的液体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尿路感染。患儿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
五、其他因素
1.留置导尿管:在某些情况下,小儿可能需要留置导尿管,如手术、重症监护等。导尿管会破坏尿道的正常生理屏障,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越高,因此应尽量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便秘:小儿如果存在便秘的情况,会导致肠道内粪便积聚,压迫输尿管,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同时,粪便中的细菌可能会通过淋巴循环或直接蔓延至泌尿系统,引起感染。因此,保持小儿大便通畅对于预防尿路感染非常重要。
3.憋尿:小儿由于玩耍、学习等原因,可能会经常憋尿。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尿液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的几率增加,同时也会影响膀胱的正常排空功能,导致细菌滋生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家长应教育小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避免憋尿。
温馨提示:由于小儿年龄较小,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症状,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小儿的表现。如果发现小儿出现发热、哭闹不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因素的小儿,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家长要注意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小儿的体质,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