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有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心脏瓣膜病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有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等表现,与瓣膜病变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肺淤血等有关)、乏力(因心输出量减少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机体缺氧引起)、心悸(多由心律失常导致,患者可感心跳异常)、胸痛(部分患者因心肌耗氧与供血失衡等出现压榨性、闷痛等,不同年龄、性别表现有差异)、晕厥(严重时因心输出量突然减少致脑供血不足引发,不同年龄、有无基础病史等情况有别)。

一、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

这是心脏瓣膜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由于瓣膜病变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当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时,心脏需要增加输出量来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但病变的瓣膜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泵血,使得肺部淤血加重,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例如,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肺静脉压力升高,肺淤血,在活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呼吸困难更为明显。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进行以往喜欢的奔跑、玩耍等活动;成年患者则会自觉在快走、爬楼梯等轻度活动后出现气促。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患者多在夜间入睡后因呼吸困难而惊醒,被迫坐起。其发生机制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有关。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尤其是左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夜间平卧时,下半身静脉回流增多,肺淤血进一步加重,导致呼吸困难。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可能由于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病情进展速度。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症状更明显。

3.端坐呼吸

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常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这是因为端坐位时,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肺淤血减轻,膈肌下移,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呼吸。心脏瓣膜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端坐呼吸,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由于心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差,端坐呼吸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且在维持端坐位时可能会更吃力。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卧床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端坐呼吸,因为卧床时静脉回流相对增多,加重肺淤血。

二、乏力

1.原因及机制

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引起乏力。例如,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受阻,心输出量减少,全身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不同年龄的患者乏力表现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影响正常的生长代谢;成年患者则表现为日常活动受限,如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家务劳动。性别差异不大,但女性患者可能由于体力活动相对较少,在出现乏力时更容易被忽视,而男性患者由于体力活动较多,乏力症状可能更早影响其生活和工作。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贫血等疾病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贫血本身也会导致缺氧和乏力,两者相互影响。

三、心悸

1.发生情况

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症状,多是由于心律失常引起。例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能并发心房颤动,从而导致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甚至有心脏停搏感。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心悸的感受和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心悸,而是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等;成年患者则能明确感受到心跳的异常。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心悸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不稳定,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导致心悸。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心悸,因为这些因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

四、胸痛

1.表现及原因

部分心脏瓣膜病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例如,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由于左心室射血受阻,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可引起心绞痛样胸痛。胸痛的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胸痛表现有所差异,老年患者由于痛觉敏感性可能下降,胸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儿童患者一般较少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性别方面,男性患者在主动脉瓣疾病相关的胸痛中可能相对更常见,这与男性主动脉瓣病变的发生率可能有一定关系。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胸痛发生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影响心肌的血供。生活方式方面,吸烟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缺血,从而更容易引发胸痛。

五、晕厥

1.发生机制及情况

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能出现晕厥,多是由于心输出量突然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例如,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体位时,可因左心室排出量急剧减少而发生晕厥。不同年龄的患者晕厥发生的情况不同,儿童患者相对较少出现晕厥,但如果是先天性严重心脏瓣膜病,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晕厥;成年患者在一些诱因下更容易发生晕厥,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性别差异不大,但有心脏瓣膜病家族史的患者,晕厥发生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瓣膜病变更为严重,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律失常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晕厥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因为心律失常会进一步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泵血功能。

了解疾病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会引起心脏瓣膜以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异常,引起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改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脏问题会导致血氧低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脏问题一般会导致血氧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当心脏出现问题时,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肺部停留的时间减少,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可能直接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肺血流减少或肺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也会导致血氧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遗传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般指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具有遗传倾向。风心病是一种由风湿炎症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的病变,症状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乏力、心慌、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风心病发病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弱、长期居住在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由于风湿热是因为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所以一般选择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抑制链球菌感染。针对患者心衰现象,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如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也可以通过心脏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
如何治疗心脏瓣膜病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多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防过度劳累,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福辛普利钠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其胸闷、气促的表现。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严重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否严重,应根据原因进行判断。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心电图上的一种表现,通常指心电图中V5、V6导联的R波电压增高,超过一定标准。瘦长体型或心脏位置偏左的人群,可能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严重。但
心衰肺积水能活多久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肺积水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预估。 如果患者原本的心脏疾病非常严重,如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功能极差,那么其预后往往不佳,存活时间可能较短。而对于心脏疾病相对较轻,通过积极治疗能够较好控制病情进展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对于
血压正常会得脑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血压正常也可能会患上该病。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但是血糖和血脂等常规指标持续偏高,也容易导致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者闭塞,最终诱发脑梗死。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发生心源性栓塞,导致脑梗死。 当患者出现疑似脑梗死的症
脑梗是什么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是指脑梗死,脑梗死主要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几种原因引起。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后可导致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若脑动脉所以发生缺血、缺氧,则会引起脑组织软化、坏死,形成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患者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脑部小动脉玻璃样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可发展
引起脑梗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动脉闭塞等。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在长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闭塞,或是原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
脑梗死有哪些常见诱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高血压 患者血压长时间偏高于正常,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诱发脑梗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脑部动脉血管血流减慢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进而诱发脑梗死。 3、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做哪些检查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如果怀疑有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查体检查来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查体检查时,发现患者有震颤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常用检查方式是心脏超声,可以明确看到患者心脏形态、大小,以及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以进一步分析。除了以上检查,患者还可以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心脏瓣膜病如何治疗
贡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内科治疗。在瓣膜病发生时,要找到诱发瓣膜病的病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要应用抗生素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如瓣膜病引起心衰,这时需要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能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心衰症状。而当出现心律失常以后,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纠正异常心率。第二、外科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瓣膜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王振东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心脏内的四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主要是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这四个心腔所组成,四个心腔之间相互交通而产生了四个瓣膜,即由右心房到右心室的三尖瓣,由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肺动脉瓣,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二尖瓣和左心室到主动脉的主动脉瓣。四个瓣膜都保证了血液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块瓣膜发生异常,便会破坏单向移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之前,首先要通过心脏彩超全面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状态,如果是瓣膜狭窄要明确瓣膜狭窄的程度。如果是瓣膜返流或者脱垂,还要明确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准备。另外,还应该查明血型鉴定以及病毒筛查血液分析,这些都对手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会有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切口的感染;心律不齐,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的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多久复查一次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的方案。心脏瓣膜病是指类风湿因子的轻疾或者老年退行性病,造成瓣膜无法正常开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样可能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