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持续性hpv感染
持续性HPV感染指同一高危型别HPV持续感染超12个月,高危型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检测方法有HPVDNA和RNA检测,诊断结合HPV、TCT,异常时转诊阴道镜及活检。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行为、免疫状态、吸烟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危害主要为引发宫颈癌及其他恶性肿瘤。预防措施有接种HPV疫苗、安全性行为、定期筛查;治疗根据情况采取增强免疫力、药物或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免疫低下者、老年人需分别注意相应事项。
一、持续性HPV感染的定义
持续性HPV感染指同一高危型别HPV持续感染超过12个月。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有多种亚型,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HPV一般引起良性病变,如生殖器疣;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HPV感染是暂时的,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可在数月至2年内将其清除,但当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存在时,病毒基因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干扰细胞正常的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逐渐引发细胞的恶性转化。
二、持续性HPV感染的检测与诊断
1.检测方法
HPVDNA检测:通过采集宫颈、阴道或肛门等部位的脱落细胞,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HPVDNA,并可明确HPV的型别。此方法敏感性高,能发现潜在的HPV感染。
HPVRNA检测:检测HPV的致癌基因E6、E7的mRNA表达,由于只有在HPV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并活跃转录时才会有E6、E7mRNA表达,所以该检测更能反映HPV感染的致癌活性。不过其敏感性相对DNA检测略低。
2.诊断流程
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若HPV检测发现高危型阳性,需进一步结合TCT结果。若TCT异常,需转诊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病变及病变程度,从而判断是否为持续性HPV感染引发的病变。
三、持续性HPV感染的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
年轻女性由于性生活开始相对较早且性伴侣可能较多,加之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感染HPV的几率较高,但多为暂时性感染。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40岁之后,若出现HPV感染,持续性感染的风险增加,这可能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2.性行为因素
多个性伴侣、过早开始性生活、性生活不使用安全套等,会增加HPV感染的机会,也可能导致持续性感染。因为频繁接触不同的HPV亚型,超出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能力。
3.免疫状态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HPV后更容易发展为持续性感染。这是因为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病毒,使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并复制。
4.其他因素
吸烟会降低宫颈局部的免疫力,增加HPV感染的风险,且与持续性感染相关;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沙眼衣原体、淋病等,可损伤生殖道黏膜,为HPV的入侵和持续感染创造条件。
四、持续性HPV感染的危害
1.宫颈癌
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从HPV持续性感染发展为宫颈癌,通常要经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阶段,CIN分为CIN1、CIN2和CIN3,CIN3如不及时治疗,约30%可在10年内发展为浸润癌。
2.其他恶性肿瘤
除宫颈癌外,持续性HPV感染还与肛门癌、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及口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其中,肛门癌与HPV感染的关系仅次于宫颈癌,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由于肛门黏膜较薄且易破损,HPV感染及持续性感染导致肛门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五、持续性HPV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1.预防措施
接种HPV疫苗:HPV疫苗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分别可预防2种、4种和9种HPV亚型。建议适龄女性尽早接种,最佳接种年龄因疫苗种类而异。对于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接种效果最佳,可有效预防相关HPV亚型的感染及持续性感染。男性也可接种HPV疫苗,能降低肛门癌、阴茎癌等相关疾病风险。
安全性行为: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减少HPV的传播几率,降低感染及持续性感染风险。
定期筛查: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及时干预,避免发展为持续性感染及宫颈癌。
2.治疗方法
增强免疫力:对于单纯的持续性HPV感染,若未出现宫颈病变,通常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有症状或存在宫颈病变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但药物治疗效果尚存在争议。
手术治疗:当持续性HPV感染引起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时,一般需采取手术治疗,如宫颈锥切术等,切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
孕妇感染HPV较为常见,多数为暂时性感染,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但孕期由于生理变化,免疫力可能相对下降,应密切观察。不建议在孕期进行针对HPV感染的特殊治疗,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产后可复查HPV,部分患者在产后HPV可自行转阴。若孕期发现宫颈病变,需由妇产科医生根据病变程度及孕周等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处理方案。
2.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HPV后发展为持续性感染及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更高。这类人群除定期进行相关筛查外,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尽可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接种HPV疫苗方面,部分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疫苗的效果可能不如正常人,但仍建议在医生评估后接种,以降低感染风险。
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HPV持续性感染风险增加。虽老年人性生活频率降低,但仍可能因既往感染持续存在或新的感染而面临风险。应鼓励老年人定期进行宫颈癌或其他相关部位的筛查,若发现持续性HPV感染及相关病变,需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