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类型有哪些
常见心脏病的类型、症状、病因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其中心脏病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含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含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含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含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含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同时针对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其他基础疾病者等特殊人群给出了定期体检、关注症状、监测心脏功能、控制基础疾病等温馨提示。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稳定性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为常见诱因。
2.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痛的部位、性质与稳定性心绞痛相似,但疼痛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达30分钟,且发作频率增加,诱因不明显。它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3.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二、心肌病
1.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多样,可能与感染、非感染的炎症、中毒、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2.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
3.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室壁僵硬增加、舒张功能降低、充盈受限而产生临床右心衰症状为特征。病因包括特发性、心肌淀粉样变性、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等。患者主要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乏力、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症状。
三、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也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也可见于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等情况。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无临床意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也可由心内外疾病引起,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多数患者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患者可有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还易形成血栓,导致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3.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患者可感到心悸,类似电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代偿间歇后有力的心脏搏动。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导致低血压、少尿、晕厥等严重后果。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
四、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绝大多数由风湿热引起,少数可由先天性畸形、老年退行性变等原因导致。患者早期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还可伴有咳嗽、咯血等表现。
2.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畸形等。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3.主动脉瓣狭窄:主要由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老年退行性变等引起。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等典型症状,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由主动脉瓣疾病、主动脉根部扩张等原因导致。急性患者可出现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状,慢性患者早期可无症状,或仅有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左心衰竭的表现。
五、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由于原始心房间隔在发生、吸收和融合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部分患者可无症状,较大缺损者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2.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小型室间隔缺损可无明显症状,中型及大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
3.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出生后应自行闭合,若持续开放,则形成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落后等症状,分流量大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4.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蹲踞现象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减退,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用药时要严格遵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2.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常见的心脏病类型。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发现孩子有呼吸急促、多汗、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和治疗。
3.孕妇:孕期心脏负担加重,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脏病。孕妇在孕期要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包括心脏检查。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在孕期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4.患有其他基础疾病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患心脏病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