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在咽部和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再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播散至全身各部位,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
1.病毒感染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即感染后没有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复制)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通过鼻咽部分泌物飞沫传播。
2.传播途径
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即侵入咽部和肠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同时向局部淋巴结和肠道固有层淋巴组织进犯,病毒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繁殖,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第一次病毒血症),导致病毒血症。
3.免疫反应
病毒血症期持续1~3日,然后病毒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如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皮肤、颈部、腰背部及四肢等部位的神经组织。由于此时机体的免疫反应尚未建立,病毒可在神经组织内大量繁殖,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
4.病毒变异
脊髓灰质炎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当病毒变异后,人体原有的免疫力可能无法识别新的变异病毒,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总之,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关键是及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也有助于预防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