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全身症状等,儿童患者症状不典型,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状严重,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
1.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一般持续1~4天。
2.腹痛:多为左下腹隐痛或痉挛性疼痛,便后可缓解。
3.腹泻:每日排便10次至数十次,粪便呈脓血便或黏液便。
4.里急后重:即肛门坠胀感,总想排便,但每次排便量较少。
5.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症状。
6.全身症状:可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患儿可能仅表现为低热、腹泻、呕吐等,容易误诊。此外,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症状可能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中毒性菌痢。
对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2.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磺胺嘧啶、氟喹诺酮类药物等。同时,可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止泻,双歧杆菌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
3.对症治疗:如出现高热,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出现严重的腹痛、呕吐,可使用解痉药等。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此外,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如果出现疑似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