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局部用药前先清洗;忌挖耳;游泳时避免呛水和外耳道进水;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忌食辛辣、刺激食品;不要给孩子挖耳;避免婴幼儿仰卧位吃奶;鼓膜置管期间保持外耳道干燥;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鼓膜修补术等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局部用药前,应彻底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3.忌挖耳,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外耳道损伤,切忌用不洁火柴棍、牙签、发夹去挖耳,以免损伤耳道皮肤,引起感染。
4.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5.患有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6.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积极预防感冒。
7.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8.不要给孩子挖耳,正确清理外耳道耵聍时,应到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9.避免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感染。
10.喂奶后不要让孩子立即平卧,应抱起轻拍后背,待胃内空气排出后,再轻轻放平,侧卧,头部稍抬高。
11.鼓膜置管期间应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呼吸道感染,防止管子脱出。
12.定期到医院复查,如有必要,应进行鼓膜修补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