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咽鼓管途径,婴幼儿因咽鼓管短、宽、直且呈水平位,鼻咽部病原体易经其侵入中耳;成人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如患鼻炎、鼻窦炎等),鼻咽部病原体也可经此途径感染,需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一、咽鼓管途径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咽鼓管途径是其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咽鼓管一端开口于中耳鼓室,另一端开口于鼻咽部,它是沟通鼓室与鼻咽的通道。
(一)婴幼儿咽鼓管的解剖特点易致感染
婴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宽且直,呈水平位,这种解剖结构使得鼻咽部的病原体更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例如,当婴幼儿患感冒时,鼻咽部的炎症很容易经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对于婴幼儿这个特殊人群,由于其咽鼓管的生理结构特点,更易通过咽鼓管途径发生感染,在护理婴幼儿时,需注意保持其鼻咽部的清洁,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以降低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风险。
(二)成人咽鼓管功能不良时也可经此途径感染
成人虽咽鼓管解剖结构与婴幼儿不同,但当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如患有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导致咽鼓管通气引流障碍,鼻咽部的细菌等病原体也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例如,长期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其鼻咽部的炎症状态容易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使得中耳与鼻咽部之间的通气引流平衡被打破,从而增加了经咽鼓管途径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可能性。在成人中,若存在鼻炎、鼻窦炎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以维护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减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