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出院后的护理非常重要,需要注意定期复查、饮食管理、休息与活动、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按时服药、观察病情等方面,同时特殊人群需注意避免妊娠和接种活疫苗,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1.定期复查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体检、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
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遵医嘱长期密切随访,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冠状动脉造影。
2.饮食管理
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水果、蔬菜等。
鼓励患儿多喝水,以防止发热导致的脱水。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油腻、油炸食品。
3.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防止感染。
4.心理护理
川崎病可能会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长应给予患儿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5.预防感染
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6.按时服药
如有医嘱需要服用药物,应按时按量服用,不得擅自增减药量。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7.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皮疹、黏膜、淋巴结等变化。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8.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女性患儿在出院后1年内应避免妊娠,因为川崎病可能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
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曾使用过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患儿,应避免接种活疫苗,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总之,川崎病出院后的护理需要家长和患儿的共同配合,注意饮食、休息、预防感染等方面的问题,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其心理支持,帮助其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