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是一种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生可能与感染、特发性、神经源性、创伤性、中毒、代谢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期间应注意避免受风和着凉、保护角膜、保持口腔清洁。面瘫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后遗症。
1.感染:约42.8%的面瘫患者发病前有患侧外耳道耳后乳突区疼痛,常为疱疹性腮腺炎、脑膜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
2.特发性(Bell麻痹):约30.3%的面瘫患者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能与耳部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耳源性疾病有关。
3.神经源性:约13.5%的面瘫患者为神经源性面瘫,常见于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等。
4.创伤性:约8.2%的面瘫患者因头面部外伤导致面瘫,可能与颞骨骨折、面部外伤有关。
5.中毒:约1.5%的面瘫患者因中毒导致面瘫,常见于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
6.代谢障碍: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等代谢障碍也可能导致面瘫。
7.血管机能不全。
8.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面瘫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
2.物理治疗:如针灸、按摩、热敷等。
3.手术治疗:如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吻合术等。
面瘫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风和着凉,出门时可戴口罩或围巾。
2.眼部护理: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因此应注意保护角膜,可使用眼药水、眼药膏等。
3.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滞留。
面瘫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一般来说,面瘫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可以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