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如何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和患儿年龄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法复位、牵引复位、石膏或支具固定)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加重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需密切观察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适用于绝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通常需要使用石膏或支具将肘关节固定于伸直位3~4周,然后逐渐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牵引复位:对于一些难以手法复位的骨折,可以采用牵引复位的方法。复位后,同样需要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患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端,然后进行复位和内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对于一些稳定性骨折,也可以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切开皮肤,通过在骨折两端穿入钢针或克氏针进行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术后都需要注意肘关节的固定和保护,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同时,术后还需要定期复查X光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血管神经损伤情况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牵引和粗暴操作,以免加重血管神经损伤。
3.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手指的颜色、温度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4.康复训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和不当的训练方法。
总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固定的可靠以及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时,家长也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患儿的护理和观察,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