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与急性盆腔炎的区别
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时间、症状、检查和治疗上,急性盆腔炎发病急、病情重,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腹痛等,检查时宫颈充血、子宫压痛明显,治疗以抗生素为主;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病情迁延,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检查时子宫后位、活动受限,治疗较为复杂,包括抗生素、物理、手术等多种方法。
1.发病时间不同
急性盆腔炎:多发生在产后、流产后、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或经期。
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
2.症状不同
急性盆腔炎:发病急,病情重,可出现高热、寒战、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若病情严重,还可导致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慢性盆腔炎:多为双侧输卵管炎,久而久之使输卵管粘连堵塞,导致不孕。若患者抵抗力下降,可有急性发作。慢性盆腔炎多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此外,还可能出现月经异常、白带增多等症状。
3.检查不同
急性盆腔炎: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子宫压痛明显,两侧附件区压痛尤为显著。若病情严重,还可触及包块。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慢性盆腔炎:妇科检查时,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若形成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受限。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积液或包块。
4.治疗不同
急性盆腔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应注意卧床休息,补充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慢性盆腔炎:治疗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此外,还可采用中药灌肠、针灸等方法辅助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急性盆腔炎还是慢性盆腔炎,都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注意休息,保持营养均衡,以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