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药
治疗小儿腹泻的常用药有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补锌制剂和抗生素等,使用时需注意按医嘱用药、关注不良反应、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注意药物保存方法。此外,还可采取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注意腹部保暖和保持皮肤清洁等非药物治疗措施。
1.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起到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2.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从而缓解腹泻症状。
3.补锌制剂:腹泻可导致小儿体内缺锌,补锌有助于缩短腹泻病程,减少复发。常用的补锌制剂有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
4.抗生素:如果小儿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颗粒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道不适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3.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4.给小儿服用药物时,应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口味,以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5.注意药物的保存方法,避免药物失效。
此外,对于小儿腹泻,还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措施,如:
1.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可适当减少奶量或稀释奶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暂停添加新的辅食,待腹泻好转后逐渐恢复。
2.补充水分:腹泻会导致小儿体内水分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口服补液盐或温开水。
3.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小儿腹部受凉,可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腹部,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4.保持皮肤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治疗方法可能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应先明确病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腹泻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