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刺激征的四个表现
尿路刺激征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四个表现。尿频指单位时间排尿次数增多,有生理与病理多种原因;尿急是突发且难控的排尿欲望,多因膀胱黏膜受刺激;尿痛为排尿时尿道、膀胱区或会阴部疼痛,由尿液刺激发炎黏膜等引起;排尿不尽感指排尿后仍觉膀胱有尿未排尽,常伴尿后滴沥,与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梗阻等有关。
1.尿频: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即尿频。尿频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生理情况下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或气候改变等,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病理情况下,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原因,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使其敏感性增高,产生频繁尿意。此外,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结石、挛缩等,也会导致尿频,每次尿量往往较少。对于小儿,其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更容易出现生理性尿频,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排尿规律及伴随症状,若怀疑异常应及时就医。
2.尿急:是一种突发且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常迫不及待要排尿。多因膀胱黏膜受刺激所致,常见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炎症使得膀胱黏膜神经敏感性增加,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引起强烈尿意。部分患者在尿急时可能还伴有下腹部疼痛不适。对于老年人,若出现尿急症状,要警惕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因增生的前列腺可能压迫尿道,影响尿液排出,进而刺激膀胱引发尿急。
3.尿痛:指排尿时尿道、膀胱区或会阴部感到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感、刺痛、胀痛等。尿痛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在排尿过程中,尿液流经发炎的尿道黏膜或膀胱黏膜,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是导致尿痛的常见病因,此外,尿道结石、狭窄等也可引发尿痛。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尿痛,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
4.排尿不尽感:排尿后仍感觉膀胱内有尿液未排尽,常伴有尿后滴沥。这可能是由于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不能将尿液完全排空,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影响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功能障碍。也可能是尿道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使尿液排出受阻,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加,从而产生排尿不尽感。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因活动减少,容易出现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更易出现排尿不尽感,应注意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促进排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