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和腰间盘突出的区别
坐骨神经痛和腰间盘突出的区别在于,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的疼痛;而腰间盘突出主要与年龄、劳损等有关,主要表现为腰痛,伴有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跟或足背外侧的麻木、疼痛。
1.定义: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向远端放射,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腰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2.病因:
坐骨神经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过敏、变态反应、腰骶椎先天畸形等。
腰间盘突出:主要与年龄、劳损、外伤、姿势不当等有关。
3.症状:
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的疼痛,疼痛可为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严重者可出现跛行、无力。
腰间盘突出:除了腰痛外,还可伴有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跟或足背外侧的麻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4.体征:
坐骨神经痛:可有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的感觉减退或消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
腰间盘突出:可有腰部肌肉紧张、压痛、叩击痛,腰椎侧凸,脊柱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仰卧挺腹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等阳性。
5.检查:
坐骨神经痛:可进行腰椎X线平片、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腰间盘突出:可进行腰椎X线平片、CT、MRI、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6.治疗:
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手术治疗等,应根据病因、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腰间盘突出: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牵引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坐骨神经痛和腰间盘突出的症状有时可能相似,容易误诊,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腰部受伤,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