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经期提前的原因是什么
经期提前的原因包括情绪因素、生活环境变化、节育环影响、疾病因素(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等)、药物影响,中医认为还与气虚和血热有关。偶尔一次经期提前一般不需要治疗,但经常提前或伴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更应重视。
1.情绪因素: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2.生活环境变化:起居无度、过度节食、嗜好酒烟等起居无度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出现经期提前的现象。
3.节育环影响:节育环会引起月经提前,是因为节育环的压迫,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局部充血、水肿,甚至发生坏死,从而刺激子宫发生收缩,导致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紊乱等。
4.疾病因素:
妇科炎症: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会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从而引起月经周期、月经量的改变。
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月经提前。
子宫肌瘤:尤其是子宫黏膜下肌瘤,会导致子宫腔面积增大,子宫收缩异常,从而引起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5.药物影响: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肿瘤药物、放化疗药物等,会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月经提前。
6.中医认为,经期提前是由于气虚和血热。中医将月经先期分为气虚和血热两个证型:
气虚型:多因饮食失节或劳累过度,损伤脾气,中气虚弱,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月经提前。常见症状有经量多、色淡、质清稀,小腹有空坠感,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
血热型:素体阳气盛,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或补品,或情志抑郁,或久病失血较多的人,都容易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速也加快,以致经期提前。常见症状有经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质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大便干,小便黄等。
需要注意的是,偶尔出现一次经期提前,可能是由于情绪、生活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经常出现经期提前,或者经期提前的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月经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痛经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如果出现经期提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同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以免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