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怎么治疗方法
小儿鹅口疮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口腔卫生护理,喂奶后用温水擦拭口腔或指导大儿童漱口,饮食上给予营养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母亲注意乳头清洁,人工喂养定期消毒用具;药物治疗方面,症状轻者用制霉菌素涂抹,重者或反复发作者可能口服氟康唑等抗真菌药,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用调节免疫药物;特殊人群中,年龄小婴儿用药要谨慎,家长密切观察,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除抗真菌治疗还需加强基础病管理、预防交叉感染,过敏体质患儿用药前告知过敏史,出现过敏症状立即停药就医。
一、小儿鹅口疮的一般治疗
1.口腔卫生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是治疗小儿鹅口疮的基础。家长可在每次喂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适量的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黏膜、牙龈和舌头,清除残留的奶渍和食物残渣,减少真菌滋生的环境。对于年龄稍大能够漱口的儿童,可指导其用温水漱口。
2.饮食调整:饮食方面,应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给患儿食用辛辣、酸性、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疼痛。鼓励患儿多喝水,有助于清洁口腔。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应注意乳头的清洁,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奶嘴等用具要定期煮沸消毒,一般建议每周至少消毒23次。
二、小儿鹅口疮的药物治疗
1.抗真菌药物:对于症状较轻的小儿鹅口疮,可使用制霉菌素涂抹口腔。制霉菌素能有效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但口服药物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2.调节免疫药物:部分患儿鹅口疮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在医生评估后,可能会适当使用调节免疫的药物,以增强患儿的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龄较小的婴儿:年龄越小的婴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谨慎。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由于婴儿无法自主表达不适,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口腔情况、吃奶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等。如果宝宝出现哭闹不止、拒绝吃奶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正在接受化疗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儿,鹅口疮可能更容易复发且病情较重。这类患儿在治疗时,除了积极抗真菌治疗外,还需要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3.过敏体质患儿: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家长要向医生详细告知患儿的过敏史。如果患儿对某种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该药物,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现患儿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