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百日咳怎么办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婴幼儿易感。婴儿百日咳症状分卡他期(类似感冒,传染性强)、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吼声,可伴呕吐等)、恢复期(咳嗽减轻)。诊断靠临床症状结合接触史,以及细菌培养、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等实验室手段。治疗包括隔离护理等一般治疗,卡他期用红霉素等抗菌药及止咳祛痰药。预防依靠疫苗接种和日常防护。婴儿患百日咳病情重易有并发症,家长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护理并按时接种疫苗。
一、百日咳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婴幼儿尤其易感,因其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
二、婴儿百日咳的症状
1.卡他期:起病初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咳嗽、流涕、低热等,持续1-2周,此阶段传染性最强。
2.痉咳期:婴儿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发作时患儿常面红耳赤、口唇发绀,严重者可出现呕吐、呼吸困难、惊厥等。痉咳可持续2-6周或更长。
3.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鸡鸣样吼声消失,但咳嗽仍可持续数周。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依据典型的咳嗽症状,如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吸气吼声,结合接触史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细菌培养: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阳性率较低,尤其是痉咳期后。
血清学检测:检测百日咳特异性抗体,如百日咳毒素抗体等,有助于诊断。
核酸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百日咳鲍特菌核酸,灵敏度较高。
四、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隔离:确诊后应立即隔离,避免传染他人,隔离期自发病起40天或痉咳出现后30天。
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刺激婴儿诱发咳嗽,注意营养供给,少食多餐。
2.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在卡他期使用抗菌药物效果最佳,可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及降低传染性。
止咳祛痰药物:可适当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缓解咳嗽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这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我国目前实行的免疫程序是婴儿出生后3、4、5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18-24月龄加强接种1剂。
2.日常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带婴儿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婴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患百日咳后病情往往较重,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病等。家长一旦发现婴儿有类似百日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护理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呼吸、面色、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同时,按时带婴儿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百日咳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