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减毒疫苗是什么
乙脑减毒疫苗是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生物制品,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接种减毒病毒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适用人群包括一般人群及特殊需谨慎评估人群;接种程序有基础免疫(8月龄第1剂、2岁第2剂)和可能的加强免疫;总体安全性较好,常见不良反应为局部红肿疼痛、低热等,严重不良反应罕见,特殊人群接种安全性评估需更细致。
一、乙脑减毒疫苗的定义
乙脑减毒疫苗是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生物制品,它是将乙型脑炎病毒接种到适宜的细胞基质中进行培养,然后经过处理,使其毒力减弱,但仍保留免疫原性,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
(一)作用机制
通过将减毒的乙脑病毒接种入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个外来的减毒病毒,从而启动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以及记忆细胞。当人体真正接触到乙型脑炎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够迅速活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抵御乙型脑炎病毒的侵袭,达到预防乙脑的目的。
二、适用人群
1.一般人群:610月龄的婴儿是乙脑减毒疫苗的首要接种人群之一,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在合适的年龄段还会有加强接种等安排。对于进入乙脑流行区的儿童及成人,如果未接种过乙脑疫苗或接种史不全,也需要接种以获得免疫保护。
2.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对于有严重过敏史的人群,尤其是对疫苗中某些成分过敏的情况,接种乙脑减毒疫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这类人群接种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充分评估风险后再决定是否接种。对于处于发热、急性疾病期的人群,由于此时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或影响免疫效果,应待病情恢复后再考虑接种。对于患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如癫痫、未控制的癫痫等,接种疫苗后可能会诱发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利弊后再做决定。
三、接种程序
1.基础免疫:8月龄接种第1剂,2岁时接种第2剂,通过两次基础接种,使机体逐步建立对乙脑病毒的免疫保护。
2.加强免疫:部分地区根据当地乙脑流行情况等因素,可能会在合适的年龄进行加强接种,以巩固免疫效果。
四、疫苗的安全性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接种应用表明,乙脑减毒疫苗总体安全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一般程度较轻,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低热,通常也是轻度的,持续时间较短。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需及时就医处理。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接种后出现局部反应或轻度发热的概率可能相对稍高,但总体仍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对于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接种后的安全性评估需更加细致,要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机体对接种疫苗的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