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积食
小儿积食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常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肚腹胀热、食欲减退等,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可导致积食,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推拿按摩等,预防积食应注意合理饮食、注意保暖、适当运动等。
1.定义
小儿积食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是一种中医病证,常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肚腹胀热、食欲减退等。
2.病因
饮食不节:小儿脾胃薄弱,饮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暴饮暴食,均可损伤脾胃,导致乳食停滞,积而不化。
脾胃虚弱:小儿先天脾胃虚弱,或病后失调,或喂养不当,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权,食积内生。
其他:情志失调、外感六淫等也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发生积食。
3.症状
食欲不振:小儿不思饮食,或食后不化,脘腹胀满。
口臭:小儿口中有酸臭气味,或嗳腐吞酸。
腹胀:小儿腹部胀满,叩之有声,按之有块。
便秘:小儿大便干燥,数日一行,或排便困难。
烦躁:小儿烦躁不安,夜卧不宁。
舌苔厚腻:小儿舌苔厚腻,或黄腻,或白腻。
4.诊断
根据小儿的症状、体征、病史等进行诊断。小儿积食的诊断要点为: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口臭,便秘,舌苔厚腻等。
5.治疗
饮食调整:小儿积食期间,应注意饮食调整,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油腻、生冷、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药物治疗:小儿积食可选用一些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如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白术、茯苓、山药等。
推拿按摩:小儿积食可选用一些推拿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按揉足三里等。
其他治疗:小儿积食还可选用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艾灸、拔罐等。
6.预防
合理饮食:小儿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保暖:小儿腹部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适当运动:小儿应适当运动,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7.特殊人群
小儿: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易发生积食。家长应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老人:老人脾胃功能较弱,易发生积食。老人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食油腻、生冷、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适当食用一些健脾消食的食物,如山药、山楂、薏苡仁等。
8.注意事项
积食的治疗应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病情较轻,可选用饮食调整、推拿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如病情较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积食的治疗应注意药物的使用,避免使用过于苦寒、攻下的药物,以免损伤脾胃。
积食的治疗应注意饮食的调整,避免过度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积食的治疗应注意小儿的个体差异,如小儿体质虚弱,应避免使用过于峻猛的药物,以免损伤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