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脑膜炎的病因主要包括感染、自身免疫和其他因素三方面。感染因素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真菌(隐球菌)、寄生虫(弓形虫、疟原虫)感染;自身免疫因素是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攻击中枢神经系统致病;其他因素有先天性解剖异常(如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头部外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医源性因素(医疗操作不规范)。鉴于小儿免疫力低易患脑膜炎,家长要注意孩子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特殊小儿加强护理和体检,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许多细菌都可能引发小儿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它是导致小儿脑膜炎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引发脑膜炎,尤其在冬春季节,小儿免疫力相对较低时更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也是常见致病菌,多见于2个月至5岁的小儿。脑膜炎奈瑟菌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多在冬春季节流行,儿童是易感人群。
2.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病情相对较重,可导致小儿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腮腺炎病毒也可能引发脑膜炎,常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45天出现,多见于儿童。
3.真菌感染:隐球菌是引起小儿真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相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较为少见。通常在小儿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容易感染。
4.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弓形虫感染,进而引发小儿脑膜炎。此外,一些寄生虫如疟原虫等也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症状。
二、自身免疫因素
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异常也可能引发脑膜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脑膜炎的发生。这类情况相对较少见,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皮疹、关节疼痛等。
三、其他因素
1.先天性解剖异常:小儿如果存在先天性神经管发育畸形,如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会使中枢神经系统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增加患脑膜炎的风险。
2.头部外伤:头部受到严重外伤,如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可能破坏了颅骨和脑膜的完整性,使外界病原体更容易进入颅内,引发脑膜炎。
3.医源性因素:在进行一些医疗操作时,如腰椎穿刺、脑室引流等,如果操作不规范,消毒不严格,可能会将病原体带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的发生。
温馨提示:小儿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脑膜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避免孩子接触感染源。对于有先天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更要加强护理,定期进行体检。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