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和宫颈癌筛查是一项检查吗
HPV和宫颈癌筛查存在区别且联合检查有必要性,特殊人群也有相应注意事项。二者区别在于,HPV检查主要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及型别,评估患癌风险;宫颈癌筛查更全面,除HPV检查外还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用于早期发现诊断宫颈病变。联合检查能提高检出率并进行风险分层。特殊人群中,年轻女性21岁开始筛查,间隔可适当延长;绝经后女性检查前可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取材,即使绝经后无性生活也应定期筛查;有免疫抑制情况的女性需缩短筛查间隔;有宫颈癌家族史女性应提前筛查年龄并密切关注结果。
一、HPV和宫颈癌筛查不是一项检查,二者存在区别
1.1检查内容:HPV检查主要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通过采集宫颈或其他部位脱落细胞,查看是否感染HPV及具体型别。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常见高危型别如16、18型等。宫颈癌筛查更为全面,除HPV检查外,还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如传统巴氏涂片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TCT是通过采集宫颈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有异常病变。
1.2检查目的:HPV检查旨在明确是否感染HPV及感染型别,评估患宫颈癌风险。阳性结果提示有潜在风险,但不代表已患癌。宫颈癌筛查则是对宫颈病变进行早期发现、诊断,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判断宫颈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做到早诊早治。
1.3临床意义:HPV检查阳性,需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判断病情及后续处理。若感染高危型HPV,需密切随访或进一步检查。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如TCT提示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等,需进一步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明确诊断,确定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宫颈癌,以便及时治疗。
二、联合检查的必要性
2.1提高检出率:单独HPV检查或细胞学检查都有一定漏诊率。联合检查可相互补充,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研究表明,HPV和TCT联合筛查,对高级别宫颈病变检出敏感性比单独检查更高。
2.2风险分层:根据HPV和细胞学检查结果可进行风险分层。如HPV阳性、TCT阴性,可能需缩短随访间隔;HPV和TCT均异常,需尽快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明确病变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3.1年轻女性:性活跃的年轻女性HPV感染率相对较高,但多数为一过性感染,可自行清除。若进行筛查,建议21岁开始,此前一般不常规筛查,因过早筛查可能增加不必要检查和治疗。筛查间隔可适当延长,若初次联合筛查结果正常,可35年复查。
3.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宫颈鳞柱交界上移至宫颈管内,取材可能受限。检查前可适当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阴道和宫颈条件,提高取材质量。即使绝经后无性生活,也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因仍有患宫颈癌风险。
3.3有免疫抑制情况的女性:如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等,HPV感染清除能力下降,患宫颈癌风险增加。此类人群应适当缩短筛查间隔,遵医嘱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免疫力。
3.4有宫颈癌家族史女性: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癌风险,有家族史女性应更加重视筛查,适当提前筛查年龄,密切关注筛查结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