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性厌食症之综合治疗
儿童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包括多方面。营养支持治疗要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从基础代谢所需热量起始逐步增加,注意食物多样和营养均衡,同时密切监测生长发育及相关生化指标。心理治疗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患儿错误认知和行为模式,家庭治疗改善家庭环境与互动。药物治疗针对情绪障碍用精神类药物,针对胃肠紊乱用促胃肠动力药。特殊人群方面,低龄儿童治疗要更耐心,采用适合方式,营养支持注意食物特点;有其他病史儿童治疗需兼顾基础疾病要求,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多学科协同制定方案。
一、营养支持治疗
1.饮食调整: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及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起始阶段,逐步增加热量摄入,避免快速大量进食引发再喂养综合征。一般从基础代谢所需热量开始,随着患儿适应,逐渐增加至恢复体重所需热量。例如,对于轻度营养不良的患儿,可从每日100120千卡/千克体重开始,分多次给予。同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
2.监测指标:密切监测患儿体重、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等生长发育指标,每周至少测量12次体重,每月测量身高,评估营养支持效果。同时监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如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营养相关并发症,如低钾血症、低磷血症等。
二、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儿认识自身对体型、体重的错误认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模式。通过与患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引导其表达对食物、体重的看法及情绪体验,分析不合理认知,如“只有瘦才是美”等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健康观念。一般每周进行12次,每次5060分钟,疗程根据患儿情况而定,通常为1220周。
2.家庭治疗:鉴于儿童神经性厌食症常与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相关,家庭治疗尤为重要。召集患儿及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改善家庭沟通模式和互动方式,明确家庭在患儿康复中的支持角色。例如,帮助家长学会正确的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关注体重或强迫进食,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饮食氛围。一般每23周进行1次家庭治疗,每次90120分钟,疗程为612个月。
三、药物治疗
1.精神类药物:对于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患儿,可根据情况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缓解情绪症状,改善食欲。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促胃肠动力药:部分患儿可能存在胃肠功能紊乱,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改善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增加食欲。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家长需更加耐心细致。心理治疗可采用游戏、绘画等更适合低龄儿童的方式,帮助其表达内心感受。营养支持方面,食物质地和口味应符合低龄儿童特点,避免强迫进食,以免加重抵触情绪。
2.有其他病史儿童:若患儿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在营养支持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饮食要求。药物治疗方面,要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避免加重原有病情。例如,糖尿病患儿在增加热量摄入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各学科团队应协同合作,制定综合全面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