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应该如何医治
鼻出血的处理包含多方面。首先是紧急处理,有压迫止血法(身体前倾、捏紧鼻翼510分钟)、冷敷法(用冷毛巾或冰袋敷额头、鼻部或颈部两侧,每次1520分钟)、填塞止血法(用棉球、纱布往鼻腔深部填塞)。其次针对不同病因治疗,鼻腔局部因素如干燥用生理盐水保持湿润、炎症用对应药物或手术、外伤依严重程度处理;全身性因素像高血压控制血压及调整生活方式、血液系统疾病由专科医生制定方案。最后特殊人群注意,儿童避免挖鼻,出血频繁量大就医;老年人避免紧张,反复出血排查疾病;孕妇尽量用非药物止血,用药遵医嘱。
一、鼻出血的紧急处理
1.压迫止血法:患者应保持身体前倾,头部略低,避免血液倒流至咽喉,引起呛咳或吞咽过多血液。用手指捏紧鼻翼两侧,持续压迫510分钟,一般可止住轻度鼻出血。这是利用压力促使破裂血管闭合,减少出血。如果鼻腔内有血凝块,不要随意抠挖,以免再次出血。
2.冷敷法: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鼻部或颈部两侧。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流,有助于止血。每次冷敷时间约1520分钟,可重复进行。
3.填塞止血法:当压迫止血效果不佳时,可使用干净的棉球、纱布等填塞鼻腔。将棉球或纱布尽量往鼻腔深部填塞,以达到压迫出血点的目的。但需注意,填塞不宜过紧,以免损伤鼻腔黏膜。若自行填塞困难,应尽快就医。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
1.鼻腔局部因素
鼻腔干燥:可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剂或滴鼻剂,保持鼻腔湿润,缓解因干燥引起的鼻出血。同时,患者应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避免频繁挖鼻等不良习惯。
鼻黏膜炎症: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可根据病情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减轻鼻黏膜炎症,减少出血。对于慢性鼻窦炎导致的鼻出血,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考虑手术治疗,如鼻窦开放术等,以改善鼻窦引流,消除炎症。
鼻外伤:轻微外伤引起的鼻出血,在紧急处理后,可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鼻腔,预防感染。若外伤严重,如鼻骨骨折等,可能需要手术复位骨折部位,并进行止血处理。
2.全身性因素
高血压:积极控制血压是关键。患者应遵循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减少血压波动,降低鼻出血风险。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可能涉及输血、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化疗等,应由血液科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鼻出血较为常见,多因鼻腔黏膜娇嫩,易受外力刺激或干燥影响。家长应教育儿童避免挖鼻,保持鼻腔清洁湿润。若儿童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大,应及时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等潜在问题。在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相关。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鼻出血时应避免过度紧张,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出血。若鼻出血反复发生,应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排查其他潜在疾病。
3.孕妇:孕妇鼻出血可能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鼻黏膜充血有关。鼻出血时,尽量采用压迫止血和冷敷等非药物方法。如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紧张情绪引起血压波动,加重鼻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