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有什么症状 能治好吗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达100%,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是关键。其症状分三个阶段,前驱期患者有低热、头痛等不适,对刺激敏感,伤口处有异样感觉,持续24天,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有神经系统病史者表现有差异;兴奋期患者高度兴奋、极度恐怖、恐水怕风,体温升高,咽喉肌痉挛,还可能精神失常,持续13天,儿童、老年人等人群症状有不同特点;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和昏迷,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持续618小时,儿童、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情况更不利。预防方面,暴露后要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和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特殊人群需采取相应措施,从事与动物密切接触工作者要加强防护和定期免疫,有免疫缺陷病史者暴露后可能需调整方案。
一、狂犬病的症状
1.前驱期:患者常有低热、倦怠、头痛、全身不适,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本期持续24天。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述能力有限,更多表现为烦躁、哭闹不安;老年人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前驱期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症状掩盖。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免疫力低下者前驱期症状可能更明显。有神经系统病史者可能前驱期症状出现更早且更严重。
2.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体温常升高(3840℃)。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不一定每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多种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常因声带痉挛伴声嘶、说话吐词不清,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因呼吸肌痉挛致呼吸困难和发绀。患者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为大量流涎、乱吐唾液、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患者神志大多清晰,可出现精神失常、幻视、幻听等。本期大约13天。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痉挛发作可能更频繁;老年人可能因身体耐受性差,更容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生活中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者,可能因食物刺激导致咽喉部不适,加重症状。有精神病史者在兴奋期精神症状可能更严重。
3.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该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618小时。儿童在麻痹期恢复自主呼吸的可能性相对更低;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退,更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长期吸烟、酗酒者心肺功能较差,在麻痹期病情进展可能更快。有慢性心肺疾病史者,呼吸、循环衰竭出现更早。
二、狂犬病能否治好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能治愈狂犬病。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如使用镇静剂控制痉挛、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由于狂犬病的高致死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暴露后及时、规范的进行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关键。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暴露后也需要及时进行预防处置。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儿童应选用适合年龄的疫苗剂型和接种程序;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反应相对较弱,必要时可加强免疫监测。生活中从事与动物密切接触工作者,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应加强防护,定期进行暴露前免疫。有免疫缺陷病史者暴露后可能需要调整预防方案,加强免疫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