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狂犬病可以治好吗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其难以治愈的原因包括病毒嗜神经性使药物难达神经组织、能免疫逃逸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个别存活病例罕见。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被动物咬伤后需特别注意相应处理。预防狂犬病十分重要,措施有避免接触流浪及野生动物、给家养宠物定期接种疫苗,被咬伤或抓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并尽快接种疫苗,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一、狂犬病的现状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是目前已知最凶险的传染病之一。
二、狂犬病难以治愈的原因
1.病毒特性: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小量增殖,然后入侵人体近处的末梢神经,之后以较快的速度沿神经的轴突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侵犯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毒在神经组织中,药物难以有效到达并发挥作用。
2.免疫逃逸:狂犬病毒可以逃避机体的免疫系统监视和攻击。在感染早期,病毒在局部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缓慢增殖,不引起明显的免疫反应,当病毒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时,血脑屏障又限制了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进入,使得免疫系统难以对病毒进行有效的清除。
3.发病机制复杂:狂犬病发病后,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病理生理改变,如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这些症状和病理改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同时,目前对于狂犬病发病机制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法。
三、目前的治疗情况
目前临床上对于狂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隔离患者,保持安静,避免风、光、声等刺激;加强监护治疗,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稳定;使用药物缓解患者的痉挛、疼痛等症状等。虽然有个别经过积极治疗后存活的病例报道,但这些病例非常罕见,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不能代表普遍的治疗效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被动物咬伤后,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动物咬伤史,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接触陌生动物,避免再次发生咬伤事件。
2.孕妇:孕妇如果被动物咬伤,也需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目前的研究表明,狂犬病疫苗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安全的,不会增加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在接种疫苗后,要加强孕期检查,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被动物咬伤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可能更高。而且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后,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五、预防措施
由于狂犬病难以治愈,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定期给家养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并尽快到医院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必要时还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