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怎样治疗
尿潴留治疗分急性与慢性,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急性尿潴留常用导尿术,严格无菌操作,遇困难可借助辅助手段;导尿失败可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因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的可用α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慢性尿潴留需针对病因治疗,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无法自行排尿且不宜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可选间歇性导尿;病情严重者可考虑膀胱造瘘术。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用药需谨慎,加强护理防感染;儿童避免用损害肾功能药物,操作轻柔;孕妇避免用影响胎儿药物,导尿防感染;有泌尿系统手术史患者应提供准确病史,配合制定个性化方案及康复训练。
一、急性尿潴留治疗
1.导尿术:这是急性尿潴留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导尿管将膀胱内尿液引出,能快速缓解膀胱压力。导尿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泌尿系统感染。对于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梗阻的患者,导尿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此时可能需要特殊导尿管或借助超声、X线等辅助手段进行导尿。
2.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若导尿失败,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在耻骨上区域进行穿刺,将尿液引出体外,可迅速解决尿液引流问题。该方法适用于不能插入导尿管的患者,如尿道严重损伤、前列腺增生导致导尿管无法通过等情况。
3.药物治疗:对于因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通过松弛尿道平滑肌,促进尿液排出。
二、慢性尿潴留治疗
1.病因治疗:积极寻找并治疗导致慢性尿潴留的病因至关重要。若为前列腺增生引起,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如非那雄胺、坦索罗辛等)或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若由尿道狭窄导致,可通过尿道扩张术、尿道内切开术等方法改善尿道通畅性。
2.间歇性导尿:对于一些无法自行排尿且不宜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间歇性导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患者或家属经过培训后,定时自行插入导尿管引流尿液,可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膀胱功能进一步受损。
3.膀胱造瘘术:对于病情严重、无法进行病因治疗或间歇性导尿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长期引流尿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尿潴留时,需综合考虑这些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尿潴留时,可能与患者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用药需谨慎。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长期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加强护理,保持局部清洁。
2.儿童:儿童尿潴留相对少见,多由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尿道结石等原因引起。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方法。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导尿等操作需特别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尿道。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如出现发热、尿痛等异常,及时就医。
3.孕妇:孕期出现尿潴留可能与增大的子宫压迫尿道有关。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导尿时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因为孕期感染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孕妇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减少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4.有泌尿系统手术史的患者:此类患者出现尿潴留,可能与手术导致的尿道狭窄、膀胱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应向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史信息,以便医生做出更合适的治疗决策。同时,术后应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