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鼻出血怎么办
鼻出血的处理包括初步处理、就医情况及预防措施。初步处理需保持正确姿势、局部压迫止血;需及时就医的情况为初步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儿童反复鼻出血伴其他症状等,医院会进行鼻腔等检查并采取相应止血或手术治疗;预防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不良习惯、控制基础疾病。即鼻出血有相应初步处理办法,若初步处理无效或有特定情况需及时就医,医院会做相关检查并治疗,还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不良习惯、控制基础疾病等来预防鼻出血反复。
一、初步处理措施
(一)保持正确姿势
1.让患者坐下或半卧位,头部稍微向前倾,这样可以防止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尤其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因紧张导致头部乱动加重出血情况。因为头部后仰可能会使血液咽下,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而前倾姿势能让血液顺利流出,减少误吸风险。
2.对于婴幼儿,可将其抱起,头部略低,用手指紧捏两侧鼻翼,一般压迫510分钟,多数可自行止血。
(二)局部压迫止血
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以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这是因为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不同年龄患者操作时力度和耐心要求不同,儿童可能更需要轻柔且耐心的安抚。
二、就医相关情况
(一)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1.若采取上述初步处理措施后,鼻出血仍未停止,或出血频繁、出血量较大(如一次性出血超过100毫升,或短时间内出血较多导致面色苍白、心慌、乏力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大量出血可能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少量出血也可能诱发危险。
2.对于儿童反复鼻出血且原因不明,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其他症状时,也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鼻腔异物、鼻腔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问题。
(二)医院可能的检查与处理
1.医生可能会进行鼻腔检查,观察鼻腔黏膜情况,查找出血点。还可能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因素导致的鼻出血。
2.对于明确出血点的情况,可能会采用化学药物烧灼(如硝酸银、三氯醋酸等)、激光、射频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对于因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导致的反复鼻出血,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三、预防反复鼻出血的措施
(一)保持鼻腔湿润
1.室内空气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对于儿童,更要注意室内湿度适宜,因为儿童鼻腔黏膜较娇嫩,干燥空气易导致鼻腔黏膜破裂出血。
2.可适当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保持鼻腔湿润,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频率,避免过度使用导致鼻腔不适。
(二)避免不良习惯
1.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挖鼻孔,成年人也应避免用力挖鼻。因为挖鼻孔容易损伤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对于有抠鼻习惯的儿童,家长要耐心引导纠正,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其改掉不良习惯。
2.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K等,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和正常凝血功能。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因上火等因素导致鼻腔黏膜充血出血。
(三)控制基础疾病
1.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因为血压波动过大易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老年人本身血压调节功能较差,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并规律治疗。
2.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相关指标,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以降低鼻出血复发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