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自己得了狂犬病怎么办
被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暴露后,应先初步判断暴露情况,回忆接触史并评估暴露等级,一级暴露无需特殊处理,二级暴露需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三级暴露除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外还需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接着及时处理伤口,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后消毒;然后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配合医生检查;按医嘱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使用被动免疫制剂;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有相应注意事项;最后在接种疫苗期间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出现不良反应可先观察,出现狂犬病典型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
一、初步判断暴露情况
1.回忆接触史:仔细回想近期是否有被犬、猫、蝙蝠等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被唾液污染的情况。如果有,需进一步评估暴露等级。
2.暴露等级评估:一级暴露是指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二级暴露是指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三级暴露是指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除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外,还需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二、及时处理伤口
1.冲洗伤口:受伤后应尽快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对于较深的伤口,要尽可能深入冲洗,以减少伤口内的病毒。
2.消毒伤口:冲洗后用稀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消毒剂涂擦伤口。
三、尽快就医
1.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及时到附近有资质的医院或疾控中心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暴露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准确评估和处理。
2.配合医生检查:医生会根据暴露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如查看伤口状况等,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接种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1.狂犬病疫苗接种:按照医生建议全程、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接种一般分多次进行,不同年龄段接种程序相同,但儿童接种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部位,以减轻疼痛和不适。
2.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对于三级暴露者,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也应及时使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被咬伤后可能会因恐惧而不配合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家长要做好安抚工作。在接种疫苗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如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一般不良反应,可采取物理降温等非药物方法缓解,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一旦发生狂犬病暴露,也应及时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安全的。孕期要注意加强营养和休息,以促进身体恢复。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被咬伤后可能恢复较慢。在接种疫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关注是否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伤口愈合,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4.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被咬伤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可能更高。在接种疫苗后,可能需要加强监测抗体产生情况,必要时调整疫苗接种方案。
六、观察身体状况
在接种疫苗期间,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头痛、乏力、伤口红肿疼痛等症状,可能是疫苗的不良反应,一般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但如果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犬病典型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暴露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