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桡骨远端骨折
左桡骨远端骨折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如跌倒手掌着地)或直接暴力(如重物打击)致病。症状有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通过体格检查、X线及CT检查诊断。治疗分保守(手法复位外固定、药物治疗)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治疗各有注意事项。康复护理包括早期手指屈伸活动、拆除固定后腕关节活动及生活方式调整。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少数可能出现并发症,需定期复查并遵循康复建议。
一、概述
左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此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区,一旦遭受外力,容易发生骨折。
二、病因
1.间接暴力:最为常见,多因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至桡骨远端引发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如滑倒等就可能导致骨折;青壮年则可能因运动损伤、车祸等较大暴力引起。
2.直接暴力:较少见,如左腕部直接受到重物打击等。
三、症状
1.疼痛:受伤处会出现明显疼痛,活动腕关节时疼痛加剧。
2.肿胀:骨折部位周围组织损伤出血,导致局部肿胀。
3.畸形:典型的畸形表现为“银叉样”或“枪刺样”畸形,这是骨折移位的特征性表现。
4.活动受限:患者左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
四、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左腕部有无压痛、畸形、异常活动等,初步判断骨折情况。
2.X线检查:是诊断左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方法,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3.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骨折,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骨折移位不严重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医生通过手法将骨折复位,然后用石膏或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肿胀。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或涉及关节面的骨折,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可采用钢板、螺钉等固定材料,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较慢。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营养,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注意预防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如肺炎、褥疮等。
2.儿童: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在治疗时要注意避免损伤骨骺,影响骨骼生长。固定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34周。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患肢的生长情况。
3.孕妇:孕妇发生左桡骨远端骨折时,在治疗上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尽量避免使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和检查方法。如需手术,要在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进行,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七、康复与护理
1.早期康复:在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同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血液回流。
2.拆除固定后康复:逐渐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强度逐渐增加。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3.生活方式调整:骨折愈合期间,应避免左腕部过度用力和再次受伤。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
八、预后
大部分左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预后良好,腕关节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腕关节功能。因此,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