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娃月经量多怎么办
生完娃月经量多,正常月经量为2080ml,经量超80ml或较既往明显增多伴更换卫生巾频繁、大量血块等视为月经量多。其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致无排卵性功血,子宫内膜病变如修复不佳、炎症、息肉,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致凝血异常。应对方法有先观察休息,饮食增加含铁食物、避免刺激食物,严重时就医,医生通过妇科、超声、血常规等检查,针对不同病因如内分泌失调用激素药、炎症用抗生素、息肉或肌瘤可能手术、全身性疾病专科治疗。特殊人群中,贫血产妇要饮食和药物补铁、避免剧烈运动;哺乳期产妇用药谨慎;有子宫肌瘤病史产妇密切关注月经量、定期复查超声,综合考虑手术时机。
一、月经量多的定义
一般来说,正常月经量为2080ml。若经量超过80ml,可认为月经量多。测量月经量较准确的方法是在经期使用称重法,卫生巾浸湿程度不同对应不同重量,换算得出月经量。但日常生活中,若出现经量较既往明显增多,如更换卫生巾频率增加、伴有大量血块等情况,也提示月经量可能过多。
二、生完娃月经量多的原因
1.内分泌失调
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较大变化,泌乳素升高抑制排卵,导致无排卵性功血,使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对抗,持续增生,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
2.子宫内膜病变
产后若子宫内膜修复不佳,或因感染等因素引发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可使内膜充血、水肿,导致月经量增多。此外,子宫内膜息肉在产后也可能出现,息肉影响子宫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造成月经量增多。
3.子宫肌瘤
部分女性在孕期可能肌瘤增大,产后肌瘤持续存在,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可改变子宫腔形态,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量增多。
4.全身性疾病
若产妇本身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凝血功能异常,可导致月经量增多。
三、应对方法
1.观察与休息
产后短期内月经量稍多,且无其他不适症状,可先观察。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可能进一步影响子宫收缩,加重月经量增多情况。
2.饮食调整
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预防因月经量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类,这类食物可能刺激血管扩张,加重出血。
3.就医检查与治疗
若月经量多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妇科检查,查看子宫、阴道等部位有无病变;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和附件的形态、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还可能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查全身性疾病。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同。若是内分泌失调,可能会使用激素类药物调节月经周期;对于子宫内膜炎,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为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肌瘤,可能需手术治疗;全身性疾病则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专科治疗。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贫血产妇
若月经量多导致贫血,除饮食补铁外,可能需遵医嘱口服铁剂。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因贫血时身体携氧能力下降,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头晕、乏力等不适。
2.哺乳期产妇
用药需谨慎,因为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正在哺乳,医生会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或调整用药方案。如需手术治疗,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对哺乳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时机。
3.有子宫肌瘤病史产妇
产后更应密切关注月经量变化,定期复查超声,了解肌瘤大小、位置变化。若肌瘤导致月经量过多且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手术切除肌瘤,但手术时机要综合考虑产妇身体恢复情况、哺乳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