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是什么引起
泌尿道感染的发生与病原体因素、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异常因素、机体免疫力低下因素相关。病原体方面最常见大肠埃希菌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感染风险有差异,生活方式如不注意卫生等会增加风险;泌尿系统结构功能异常如结石、畸形等会致尿液引流不畅引发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抵御病原体能力弱易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及特殊生理时期等免疫力情况影响感染发生。
一、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因素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病原体入侵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埃希菌,约占尿路感染病原菌的80%90%。其他常见的病原体还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通常是通过尿道逆行进入泌尿系统引发感染。从年龄因素来看,婴幼儿由于尿道短、括约肌功能差,更容易受到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且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也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其病原体种类可能相对更为复杂,除了常见的肠道杆菌外,还可能有真菌等机会致病菌。性别方面,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更容易让肠道内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侵入尿道引发感染,尤其是在性生活活跃期和绝经后的女性,感染风险更高;男性一般较少发生泌尿道感染,但在有前列腺疾病、尿道狭窄等情况时,也会增加病原体入侵的机会。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会增加病原体接触尿道的机会;长期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细菌繁殖,从而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风险;对于一些有泌尿系统器械检查史的人群,如导尿等,会破坏尿道的黏膜屏障,使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引发感染。
二、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异常因素
泌尿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也是导致泌尿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例如,泌尿系统结石会引起尿液引流不畅,尿液淤积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结石表面还可能附着细菌,从而引发感染。肾脏发育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导致尿液潴留,增加感染几率。从年龄角度,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重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等,就容易反复发生泌尿道感染;对于老年人,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引起尿液排出受阻的原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梗阻,尿液残留,细菌容易在残留尿液中滋生繁殖,进而引发感染。性别方面,男性的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和前列腺液的抗菌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女性的尿道处女膜融合等结构异常也可能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增加感染机会。生活方式中,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更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同时糖尿病患者如果存在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感染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三、机体免疫力低下因素
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下降,增加了泌尿道感染的易感性。从年龄因素看,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衰退,也是泌尿道感染的高发人群。性别方面,一般来说,男女在免疫力方面的差异不是导致泌尿道感染的主要性别特异性因素,但女性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期,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下降,且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也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风险;患有艾滋病等严重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其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而且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更为多样,病情也往往更为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