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跟尿路感染的区别在于哪儿
膀胱炎与尿路感染在定义与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方面存在不同。膀胱炎是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女性尤其是育龄女性高发;尿路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的感染性疾病,发病部位更广泛,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上,膀胱炎主要是膀胱刺激症状,全身症状少;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有全身症状及膀胱刺激症状,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中,膀胱炎尿常规白细胞尿,细菌数相对少,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尿常规有血尿等,细菌数多,血常规有相应变化,儿童需更细致检查。影像学检查上,膀胱炎一般无明显异常,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可有肾盂肾盏等形态异常,下尿路感染无异常,特殊人群有相应检查选择。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膀胱炎: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且靠近肛门,更容易发生膀胱炎。从年龄角度看,育龄女性是膀胱炎的高发人群,这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以及性生活等因素相关;老年女性也可能因局部抵抗力下降等原因罹患膀胱炎。
尿路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累及上尿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膀胱炎、尿道炎)。其发病部位更广泛,包括从尿道至肾脏的整个尿路系统。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在老年时因前列腺增生等问题也易发生尿路感染;女性贯穿各个年龄段,尤其育龄期女性因生理结构因素发病率高于男性。
二、临床表现
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患者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排尿次数频繁,每次尿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部位较为局限在膀胱区域,一般体温多无明显升高或仅有低热。例如,一项针对女性膀胱炎患者的研究显示,约80%的患者会出现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而发热等全身症状相对少见。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除了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常伴有寒战、高热、腰痛等全身症状,腰痛多为单侧或双侧,疼痛较为剧烈,可放射至腹部等部位;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主要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仅有低热。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尿路感染时可能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发热、拒食、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可能全身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意识模糊、尿失禁等。
三、实验室检查
膀胱炎: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尿,尿中白细胞计数增多,一般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尿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但细菌数量相对肾盂肾炎可能较少。例如,通过尿沉渣镜检,膀胱炎患者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计数多在10个以上。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尿常规检查除白细胞尿外,还可能出现血尿,尿中红细胞计数增加,尿细菌培养细菌数量较多;下尿路感染时尿常规检查主要是白细胞尿为主。此外,血常规检查中,肾盂肾炎患者常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而膀胱炎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白细胞升高。对于儿童尿路感染,除了常规尿液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尿液培养等检查来明确病原体,因为儿童症状不典型,需要准确检测来确诊。
四、影像学检查
膀胱炎:一般无明显影像学异常,超声等检查多无特殊发现,除非是慢性膀胱炎导致膀胱壁增厚等改变,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如肾盂肾炎,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肾盂肾盏形态异常、肾脏肿大等表现;下尿路感染一般无影像学异常改变。在特殊人群中,如妊娠期尿路感染患者,需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磁共振成像(MRI)等,来评估肾脏等情况,因为常规X线等检查可能对胎儿有辐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