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涵盖多方面,一般护理要提供良好休息环境和适宜饮食;症状护理针对疼痛、发热采取相应缓解及降温措施;耳部护理强调清洁和防污水入耳;用药护理需严格遵医嘱并观察不良反应;心理护理要安抚儿童、增强成人治疗信心;病情观察关注症状变化及并发症;特殊人群护理有不同侧重点,儿童要细心观察、按儿科原则用药,老年患者关注基础疾病控制,孕妇用药谨慎并关注心理状态。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环境: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利于身体恢复。年龄较小的患儿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应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更要保证休息质量,以利于身体机能的调整。
2.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炎症。儿童患者可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食物形态,如婴幼儿可选择母乳或配方奶。对于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
二、症状护理
1.疼痛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耳部疼痛的程度、性质和持续时间。可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缓解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对于疼痛剧烈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儿童患者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其行为表现,如哭闹、抓耳等,及时发现疼痛情况。
2.发热护理:监测患者体温变化,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防酒精中毒。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体温稍高时就要积极采取降温措施。
三、耳部护理
1.保持耳部清洁:指导患者正确清理外耳道分泌物,可使用消毒棉签轻轻擦拭,但要避免深入耳道损伤鼓膜。对于儿童患者,家长操作时要格外小心,必要时可由医护人员进行清理。
2.避免污水入耳:洗澡、洗头时要防止污水进入耳朵,可使用耳塞或棉球堵塞外耳道。游泳时要佩戴合适的耳塞,避免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
四、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确保按时、按量用药。儿童患者用药剂量需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前要告知医生,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五、心理护理
1.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多陪伴、安慰,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其恐惧和焦虑情绪。
2.对于成年患者,向其解释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增强其治疗信心,缓解焦虑情绪。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帮助其正确面对疾病。
六、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耳部疼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耳道分泌物是否减少等。
2.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听力下降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七、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患者: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宽、直,更容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时要更加细心,注意观察其病情变化。用药要严格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恢复相对较慢。护理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饮食和用药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身体耐受性。
3.孕妇:孕妇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用药要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局部护理等。同时,要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避免因疾病产生焦虑情绪影响胎儿健康。



